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师起名

张博起名(沈阳一小学生在烈士陵园扫墓,十几年后才得知:那里葬有他的生父)

发表于:2023-08-26 20:04:50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1971年6月15日,18岁的董耀东正在操场带队训练,主任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对他说:“快!把工作交代一下,上面来电话通知你立刻去大连黑石礁49号楼,你母亲来了!”

黑石礁49号楼是上级搞接待的地方,他的母亲张博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难道是自己犯了什么错,惊动了母亲来军区?

原来,母亲是原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邓岳夫妇接来的。到了大连军区,邓岳立刻派一位年轻的军官去部队找“蔡小东”,翻看了花名册,却没有找到要接的人。

年轻军官没能接回蔡小东,邓副司令员立刻火了。张博在一旁急忙打断说:“忘了告诉你,我给他改了名字。”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过了许久,邓岳才低声问张博:“就是说,孩子现在还不知道吗?”张博回答:“不知道。”邓岳又说:“张博同志,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孩子已经年满18周岁,已经是革命军人了。应该让他知道了!”

沈阳一小学生在烈士陵园扫墓,十几年后才得知:那里葬有他的生父

01-保守了18年的秘密

几天后,赵国泰的夫人彭芬絮找到董耀东,说有几位叔叔、伯伯来看望他的母亲,正在房间里等他。董耀东匆匆跑上楼,一进门就发觉不对头。

房间里的人都看着他,母亲在两位阿姨的陪同下坐在一边。他忐忑不安地坐在门口那把椅子上,几乎连大气也不敢出。

董耀东刚坐下,赵国泰就问他:“小东,你看过《红灯记》吗?”他说:“看过。”赵国泰点了点头,就讲起了《红灯记》的剧情。董耀东不知道为什么要讲这些,直到一段话让他震惊不已。

赵国泰说:“小东,你今年已经年满18周岁,是个堂堂正正的革命军人了,你应该知道自己的身世了。”

身世?我妈叫张博,我爸叫董凤奎,我还有什么身世呢?董耀东很纳闷。

赵国泰接着说:“小东,你不姓董,你姓蔡。你父亲的名字叫蔡正国,是革命烈士,他是50军副军长,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我军职务最高的指挥员之一。”

听到这里,董耀东的脑子嗡的一声,如遭雷击一般。18年来,母亲和养父从来没有对他说起过亲生父亲的事。董耀东抬头看向母亲,母亲也含泪望着他。母子目光对视的一刹那,母亲的眼泪突然涌了出来。

董耀东的身世公开后,养父董凤奎劝他改回了原来的名字——蔡小东。

沈阳一小学生在烈士陵园扫墓,十几年后才得知:那里葬有他的生父

18年后,得知父亲牺牲的真相,蔡小东来到坐落在沈阳北陵的东北方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看望自己的父亲蔡正国。

再次来到父亲的墓前,蔡小东的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伤感。

他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来过烈士陵园扫墓。从小学到中学,每年的清明节他和同学们都会来一次。蔡小东到陵园来瞻仰革命烈士,从未想到在这里埋葬着他的亲生父亲。

他曾经不止一次地从父亲的身边走过,也曾经不止一次地看到父亲烈士墓碑上的遗像。但是他却从来不知道,那个人就是自己的父亲。

守陵的老人一听说蔡正国将军的儿子来了,当即就哭了,拉住蔡小东的手一个劲儿地说:“孩子,你都这么大了!当年你才这么一丁点儿,还在怀里抱着呢。”

老人领着蔡小东来到烈士墓群,第一排的中间就是他父亲的墓,上面有一块刻着红字的墓碑。父亲牺牲的那一年,还在襁褓之中的他才两个月大,从未见过父亲。

18年后得知真相,他已经站在了父亲的墓前。蔡小东用手抚摸着墓碑,一遍一遍地读着墓碑上的铭文,358个字就是父亲的一生。

从墓碑上358个字的铭文中,他读出了一个从江西红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一个经历了无数战争考验的红军战士;一个一生驰骋疆场终以马革裹尸的将军。

沈阳一小学生在烈士陵园扫墓,十几年后才得知:那里葬有他的生父

02-南征北战

蔡正国,江西永新县人。因为从小家贫,只读了三年私塾就辍学当了木工学徒。1932年4月,23岁的蔡正国报名参加红军,经历大小战斗无数。

红军长征后,在遵义的三岔河驻扎时,他被调去地方组织扩大游击队,任游击队政委,20多天后又调任三连任排长。

在贵州习水县土城战斗中,一颗子弹钻进了他的肩窝。红军的战斗条件极为艰苦,没有医生没有药品,战友们把他按在门板上,用刺刀生生挑出了子弹。因为伤口感染,他发起了高烧。

蔡正国强忍剧痛,艰难地跟着部队继续行军。一天清晨他从昏睡中醒来时,发觉周围一片寂静。原来部队已经出发了,发现铺板下面的几块大洋,他心里瞬间明白了。

组织上看他伤势太重,怕他无法坚持下去,就留下了路费让他在老乡家养伤。如果回了老家,就再也无法找到部队。思虑再三,他不想就这样放弃自己的革命理想,决心去追赶部队,就是死也要死在部队里。

他摇摇晃晃地爬起来,咬着牙向部队行进的方向赶去。那一路,他是靠着超人的毅力走过来的。沿途遇到哪个部队,他就跟着哪个部队走,边走边打听自己的部队。在路上,他的伤口竟然奇迹般地愈合了。一个多月后,他终于追上了自己的部队。

沈阳一小学生在烈士陵园扫墓,十几年后才得知:那里葬有他的生父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蔡正国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后来担任八路军115师补充团参谋长。八年时间的艰苦抗战,蔡正国参加战斗无数次。1945年9月,担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副师长兼参谋长。

解放战争,蔡正国率领部队冲破敌人阻拦,从海路挺进东北,进入辽宁的安东地区。在东北的黑土地上,蔡正国先后担任四纵11师师长、10师师长,参与指挥了营口、海城、鞍山、“四保临江”等战斗,为解放这些城市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6年冬天,蔡正国奉命率领一个师留守辽东地区,在敌后独立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攻,受到辽东军区通令表扬,蔡正国也被称为“常胜师长”。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后,蔡正国率领第10师立下赫赫战功。在塔子山阻击战中,第10师与国民党精锐第95师遭遇,战斗打得异常艰苦,最终击退了国民党守军,蔡正国麾下的第10师28团荣获“守备英雄团”的荣誉称号。

辽沈战役后,蔡正国担任第四野战军第41军121师师长,率领部队一路南下打过长江。1949年7月,蔡正国任第40军副军长,参加了衡宝战役和广西横县以东战斗,紧接着又率领部队追歼残敌,强渡琼州海峡,解放海南岛。

沈阳一小学生在烈士陵园扫墓,十几年后才得知:那里葬有他的生父

02-壮烈殉国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蔡正国奉命于1950年10月19日率40军抗美援朝。入朝参战不到10天,他就指挥部队取得了温井战斗的胜利。

第二战役后,蔡正国调任第50军副军长。1951年3月,志愿志50军军长曾泽生回国休养,蔡正国担任代理军长。

第四次战役,蔡正国率领第50军与美军展开正面激战,战斗十分残酷。在汉江南北两岸,50军阻击敌人50多个昼夜。有的一线连队打光了,有的一个营打得只剩几十个人。

因为装备比美军差太多,加上连续作战,部队十分疲惫。兵团司令员韩先楚来电话问蔡正国,50军还能不能再顶几天?

蔡正国回答:“你要我守多少天,我就守多少天。只是什么时候让我们撤到江北,得提前告诉我们!”

这一仗下来,彭老总感动万分,赞许把蔡正国放在50军,是选对了人。

1953年2月下旬,邓华下令志愿军各部退回北岸,俟机作战。向来擅长于打防御战的第50军,撤至汉江南岸,掩护北撤部队。第50军在第三天下午进入指定地点,随后就被美军飞机侦察到。

沈阳一小学生在烈士陵园扫墓,十几年后才得知:那里葬有他的生父

4月12日晚上9时,蔡正国在一处砖瓦结构的民房里主持召开军事会议。晚上9时40分左右,夜空里响起敌机的轰鸣声,外面传来了防空信号枪声。会议不能再开了,必须马上撤离。

这种情况以前经常发生,敌人的飞机随时都会出现,并不一定会投弹。会议再讲半分钟就能结束,蔡正国没有马上结束会议组织撤离。忽然,8架美军飞机冲向军部上空,俯冲下来并投下了一批炸弹。

不幸的是一颗炸弹落在开会的屋顶上,轰然爆炸、弹片四溅,击中了正在讲话的蔡正国。将军头部、胸部多处中弹,当即抢救进入坑道,已不省人事。由于失血过多,蔡正国于当晚22时牺牲,壮烈殉国,时年44岁。

蔡正国是朝鲜战争中牺牲的级别最高的指挥员,也是建国后唯一在前线牺牲的正军级将领。他的不幸牺牲,震惊中朝两国领导人。

彭德怀接到电报后,惊得说不出话来。毛泽东看了志愿军总部发来的电报后,神情有些木讷地站着,好一阵才说:“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

蔡正国将军的遗体运回沈阳后,当地市政和人民群众举行了盛大的悼念活动,随后安葬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将军牺牲时所穿带有弹洞的血衣,也在陵园内的纪念馆中陈列,供后人缅怀。

蔡正国将军战功卓著,为人谦和,艰苦朴素。他牺牲后,工作人员在清理他的遗物时,仅有解放鞋一双、布鞋一双、电筒一个、破大衣一件、饭盒一个、筷子一双、白线一团、鞋油一盒。

蔡正国将军是一个正直勇敢、清正廉洁的军人,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沈阳一小学生在烈士陵园扫墓,十几年后才得知:那里葬有他的生父

04-亲情牵挂

在牺牲前不久,蔡正国在档案《自传》中写到:“最近一年以来有一种想法,可能是错误的想法,想转业到地方去做点工作。年龄大了,身体也不是那样很好,经常有病。”

将军这一朴素的愿望,原本不到4个月就能实现。他牺牲时,距离朝鲜战争停战只有3个月15天。妻子张博听到丈夫牺牲的噩耗后,悲痛欲绝。她后来对蔡小东说:“你父亲打了一辈子仗,20多年啊,多难都过来了,只差3个月就再也不用打仗了……”

将军牺牲在1953年4月12日,前一天他还写信给妻子,嘱咐道:“经常买点维他命丸吃,补助营养。”他们的儿子蔡小东出生,不到两个月。

1953年2月16日,蔡正国在给妻子的信中说:“很久未通信,原因近来准备战斗,每日忙得头昏眼花。”

2月24日,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出生。此时蔡正国正带领着50军在朝鲜战场上鏖战。在前线指挥所得到孩子出生的消息,蔡正国高兴不已。

他在信中叮嘱妻子:“过去产期得下的毛病要特别注意……”3月27日,他写信给小儿子取名“小东”,预支3月份的津贴费给妻儿寄去。

他很想念妻儿,妻子张博也十分理解长年征战在外的丈夫。小东刚满月,张博就准备去朝鲜探望丈夫。然而等她办好手续,正要带着襁褓之中的孩子入朝,前线传来了丈夫牺牲的噩耗。

蔡正国永远离开了他无限思念的亲人。夫妻之间就这样成了永诀,蔡小东也永远失去了和父亲见面的机会!

沈阳一小学生在烈士陵园扫墓,十几年后才得知:那里葬有他的生父

蔡正国牺牲后,妻子张博悲痛欲绝,长期体弱多病。不幸让这个绝望的家庭,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在这个时候,组织上安排了一个男人——董凤奎,来到了她的身边。他对张博说:“张博同志,以后我和你一起扛起这个家。”

婚前,两人一起来到蔡将军的墓前,董凤奎对着墓碑庄严起誓:“蔡军长,我向您发誓,我一定会照顾好张博同志,爱护好小东的,请您放心!”

婚后不久,董凤奎便带着张博母子离开沈阳来到延吉,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新生活。

他们没有要孩子,董凤奎对小东视如己出。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抚养年幼的小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们把孩子的名字改成了“董耀东”。

这个山东男人,践行了他的诺言。几十年来,他始终任劳任怨,以丈夫和父亲的身份,营造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多年后蔡小东得知自己的身世,异常惊愕。他不敢相信对自己这么好的父亲,竟然不是生父。

1971年,蔡小东得知自己的身世后,董凤奎和儿子进行了一次长谈。在他的建议下,儿子改回了原来的名字。

18岁后再次来到父亲的墓前,蔡小东抚摸着墓碑上的铭文,终于读懂了自己的父亲。革命烈士的牺牲,换来了一方水土的安宁与和平。

沈阳一小学生在烈士陵园扫墓,十几年后才得知:那里葬有他的生父

蔡小东在《阅读父亲》一书中说:“那天,我向父亲诉说了我的一切。我的理想,我的追求,我的快乐和我的苦恼。我告诉父亲得知自己是他的儿子后我是多么震惊,更是多么自豪。”

他郑重地举起右手,在父亲面前宣誓:“我说我要接过父亲手中的枪,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革命军人。”

祭拜父亲回来后,他在日记中写道:

“三躬父陵泣挽,碑文字字扣我心弦。风吹红旗艳,烈士血染。革命遗志,后人承担。子承父志,任重路远。前赴后继儿接班。征途上,擎先烈精神,勇往直前!”

1990年10月22日,在迟浩田的关心下,蔡小东随志愿军烈属代表团访问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40周年纪念活动。

活动结束,离开朝鲜之际,蔡小东感慨地说:“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还能来。如果下次再来,一定要去青龙洞,一定要去父亲最终倒下的地方看看,一定要到那里去祭奠我的父亲。”

END.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评论、推荐转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