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师起名

用妙字起名字(神奇的“妙”与“徼”)

发表于:2023-08-26 15:53:06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妙】

1. 汉字“妙”是会意兼形声字,从“女”、从“少”,“少”兼表声和会意,指“美妙少女”,少女含苞欲放是“妙”之范式。本义是“美、好”的意思(如“美妙”、“绝妙”),引申义有奇巧、神奇(如“奇妙”、“妙计”)、年少(如“妙龄”、“妙年”)等义。

2. 《道德经》中的“妙”有两种用法:

一种是“妙”本字,取其“奇妙”、“玄妙”等引申义,参考章句如下:

1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27章“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另一种是通假“眇”字,与“徼”相对,“眇”也是会意兼形声字,从“目”、从“少”,“少”兼表声和会意,本义指一只眼小,引申义有三种:

(1)昏昧不明。本指瞎了一只眼,后亦指两眼俱瞎,取其浑浑沌沌、昏昏暗暗的状态之意。参考21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细小入微。取其微小初始、没有终极之意。“妙”在古代还有一种写法是“玅(miào)”,“玄到最少”就非常微妙,更加难解。参考王弼注:“妙者,微之极也”,《道德经》15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63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64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高远深邃。古同“渺”(如组词“虚无渺茫”),取其长远高深、无边无际之意。参考庄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道德经》14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25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徼】

1. 徼,音jiào,是形声字,“彳”是形旁,表示小步行走的样子,“敫”是声旁。“徼”本义为巡察,后引申为边境、边塞,又引申为小路、终极等义。

2. 《道德经》中对应“妙”字三种情形,“徼”分别响应解读如下:

(1)“光明”之意。涉及到另外的校勘版本,这里的“徼”可能为“皦”字误传,“皦”为光明之谓,参考14章“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2)“归终”之意。参考王弼注:“徼,归终也”,《道德经》63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64章“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边际”之意。吴澄说:“徼者,犹言边际之处,孟子所谓端是也”,侧重于变化多端、没有止境,参考58章“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20章“忽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