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师起名

古典小吃店起名大全(“簋街”起名记)

发表于:2023-08-25 15:07:08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簋街”起名记

时间从一横一竖间流淌,烙印在一撇一捺间留下,第二课堂开设《新说文解字》专栏。带你从一个汉字、一组词语、一套文物,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说文解字》第二季“礼器”开播

(小编特意选了“铜锈绿”配色)


“簋街”起名记

单字释义

拼音:guǐ

部首:

笔顺:31431451153425221

笔画:17

基本字义:

  1. 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详细解析

上次我们在“新说文解字”栏目中学习了“鼎”,说到曾侯乙墓出土九鼎时(还没看上一篇?点这里回看),照片里还有另一种礼器——簋。

相信大家都听过,北京有一条著名的小吃街叫“簋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尤其以麻辣小龙虾闻名。

用“簋街”来命名这条街,实在是名副其实——因为簋,就是用来盛装饭食的。


“簋街”起名记

不同造型的簋


“簋街”起名记

不同造型的簋


“簋街”起名记

不同造型的簋

簋(guǐ),是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礼器,特点是敞口、束颈、鼓腹、双耳。

它出现的时间比鼎要晚一点,自商代开始流行,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在祭祀和宴飨时,与鼎配合使用

鼎和簋怎么分工配合呢?“鼎”主要用来烹煮、盛放肉类,“簋”主要盛放“黍(shǔ)稷(jì)稻粱”,类似我们现在吃的大米小米。使用时,簋总是比鼎少一个,以偶数数量出现

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一顿饭还是非常丰盛的。


“簋街”起名记

利簋 陕西临潼县零口镇出土 西周

上面这件文物名叫“利簋”,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寥寥数十字却记载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故事发生在一个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占领了首都“朝歌”。之后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金属。“利”为了纪念先祖“檀公”制作了这件利簋。


“簋街”起名记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在利簋出土之前,由于缺乏实物资料,历代学者推算出武王伐纣的时间竟然有44种之多。现代专家通过碳14测年法,也只能将时间缩小到公元前1050年到前1020年这个范围。直到利簋出土后,天文学家根据铭文中记载的天象,计算出武王伐纣的准确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至此,这场古代史上著名的战役才有了准确时间,也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

“簋街”起名记

夏商周断代工程重要实物依据——利簋铭文

在文献匮乏的年代记录了历史——这就是利簋的价值。或许传说中那个带着姜子牙、哪吒等人反抗暴政的周武王姬发,真的和这件利簋有过短暂的交集呢?

“簋街”起名记

游戏形象——姜子牙、哪吒

当传说中的历史以真实的形态呈现,一切都变得那么有趣了。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