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师起名

俞姓起名(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发表于:2023-08-25 07:48:16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沃野田园,盈盈绿意,悠悠街巷,人家朴实,喧而不闹,静谧祥和,水光山色,浓淡相宜。这里,曾是徽州古道上一处重要埠口,明清时期徽州与饶州水上商业交通的物资集散地,是婺源与外界联络的最前沿“阵地”。这里,是隐于中国水墨画卷婺源县一处小众宝藏地——江湾镇汪口古村。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汪口村位于江湾镇西部,距县城23公里,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是一个具有典型徽派建筑特色和徽州文化传统的古村落。汪口村一面依山,三面临水,清澈如镜的河水自葱郁山中蜿蜒而来,静静流淌,呈U型绕村而过,宛如绿色缎带,赋予古村灵秀与绮丽。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村落名曰“汪口”, 主要聚居者却为俞姓。宋大观三年,当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率领族人从邻近的村落迁居至这方依山傍水,开门见河之地。为期后裔如水绵长,生活安定,俞杲取《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意,又将这里起名为"永川",安居乐业,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从口入,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汪口村 处于丘陵地带,村周青山环抱、绿水依流,深簧茂林,初步村口,颇有些《桃花源记》中描述景象。村口两只石狮耸立对望,护佑着村庄。入口处,安放着一个四孔石臼的水碓,想来是过去村民舂米之处。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沿河前行,走进古村老街——官中和正街,老街呈弯月形,全长670米,青石板铺地,两边是徽派马头墙建筑,墙上铭牌显示,基本上都是俞姓人家,每户人家,都有着不同的家训,以铁皮牌匾钉在门外,红字黑字悬在堂屋,内容忠孝勤俭尚学等;儒雅文明之风扑面,和善乡贤气息弥散。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事实上,汪口自古文风鼎盛,人文蔚起,经科举中进士者有14人,出任七品以上官员73人,著书立说,以斐然文采名于世者9人著作达27部,走出了一大批商贾四方的徽商富贾及精杏林,工篆刻、善书画的名士贤达,著述作品层出不穷,享有“书乡”之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汪口在明清时期因水兴商,是当时徽州东南部与婺源东北乡的区域商业中心和重要的水运商埠,村中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船运如梭,贸易繁荣。因为船运业的兴旺,雍正年间,当地一位叫“江永”的人,在汪口村前的河道里建了一条长120米的“平渡堰”。其南端靠岸,北端堰堨头向上折成曲尺形,离岸空有6米宽的舟船通道。平渡堰在不设闸门的情况下,同时解决了蓄水、通舟、缓水势的矛盾,是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杰作。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平渡堰的建成后,汪口村一度形成了18个河埠码头供商货转运。这18个直通溪埠码头的主巷道连着错落有致、纵横发展的小巷,每条小巷都是逐低而高,深邃狭长,望不到尽头,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兴盛时期,汪口村中分布有120余家商号。光阴荏苒,曾经的繁华已不再,留下的依然是秀美和古朴。古山林、古埠头、古商业街、古巷、古祠堂和散落在十八条古巷中,众多官第、商宅、民居和书屋等各类古建筑保存完好,其中官中和正街现存的古商铺建筑还有66幢,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彰显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深厚的徽文化渊源。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老茶馆和乡约所合二为一的古建筑,中间是天井,迎面是立有一排石雕栏杆的大堂,对面是古色古香戏台。大堂太师壁上悬挂着一幅“归仁里”匾,下方陈列着明太祖朱元璋的六条“圣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两旁墙上张贴着《俞氏乡约》和《乡约会戒》,条理分明,井然有序。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一经堂”建于清乾隆年间,其主人俞念曾,官拜州同知(五品)。他为官清政,待人宽厚,且勉学勤读,主张不要将钱财留给后人,要给子孙读书成材。古训云:“人遗子,金满瀛,我教子,唯一经”,亦即“一经堂”之来由。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养源书屋是汪口俞氏私学堂,是俞家孩童启蒙教育之地。大堂上首有万世師表金字横匾。孔夫子容像居中,有对联两幅。里联书:“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外联书:“祖宗虽远祀祭不可不诚,学子虽近经书不可不读”,置有条桌搁瓶镜与祭祀香炉等。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俞氏以居当念水源木本;永川而荐勿忘春露秋霜”。坐落于古村最东面,东关大桥附近的“俞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由当时在京做官的族人俞应纶回乡省亲,带头捐银兴建,总面积1116平米,呈长方形,宽15.6米,纵深42.6米,坐西北朝东南,三进院落结构。整体建筑采用了婺源当地名贵的樟树材质。构建精美华丽,木雕精湛,其刀法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等,处处细腻纤巧,木雕精品应接不暇,叹为观止。“俞氏宗祠”至今保持着三绝:无须拂拭,却一尘不染;雕梁画栋,却蛛网不结;面水背山,却无群燕筑巢,被古建专家誉为“徽雕艺术宝库”。

婺源江湾汪口古村,古徽州繁华商埠,今寄托乡愁安放心灵地

莫道桃源无可寻,此间景致抚心灵。渺渺青山,漾漾碧波,粉墙黛瓦,时光浸润,汪口古村,远去了舟楫帆影,古道喧哗;却在经年低调隐秘中积淀丰盈,古韵更悠,乡愁愈浓,氤氲着宁静淡泊与从容闲适的韵致和意境,让人自觉沉静,安住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