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师起名

修鞋起名(江夏修鞋匠资助残疾困难家庭学子,帮助百余残疾人解决就业)

发表于:2023-08-25 07:37:01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

通讯员 刘龙腾

身体不幸残疾,他做学徒成为修鞋匠自力更生;妻子重病,他白天修鞋,晚上跑客运,养活一家人;残疾朋友患病去世,他收养孤女;担任武汉江夏肢残协会主席十多年来,鞋匠胡国华东奔西走,四处联系企业,帮助上百名残疾朋友就业。

他用真诚、善良、无私和爱心,帮助着那些需要帮助的残疾人,用自身的经历与行动影响着身边残疾人。

江夏修鞋匠资助残疾困难家庭学子,帮助百余残疾人解决就业

收养离世残疾朋友5岁孤女

1962年,胡国华出生在武汉江夏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从小天真活泼,聪明懂事的他被父母寄予了厚望。可天有不测风云,10岁那年,他不幸患上脊髓灰质炎,父母为治好他的病,四处求医,受制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他的双腿落下了残疾,行走不是很利索。

家里穷,胡国华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15岁那年,他跟着纸坊一位修鞋匠做学徒。勤奋好学的他很快就掌握了修鞋技术,工作虽累但有了一条谋生之路。

27岁那年,胡国华经人介绍,与从小丧母的外乡姑娘廖晓萍结婚,两人相依为命。可祸不单行,婚后不久,其妻子患上了精神疾病。有亲友劝他离婚,他想到妻子不嫌弃自己是个残疾人,还处处关心自己,他对妻子说,“再难也要一起走下去。”

江夏修鞋匠资助残疾困难家庭学子,帮助百余残疾人解决就业

为了给妻子治病,胡国华用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不少的外债。1993年,胡国华的一个残疾朋友患病去世,留下了一个5岁孤女,他咬咬牙,便把女童领养回家,取名胡玉环。

两年后,妻子产下一个4斤重的男孩,取名胡海龙。儿子半岁时,妻子因病情恶化离开人世。当时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妻子后事怎么办?一家人的生活怎么继续?

正当他一筹莫展时,身边的残疾朋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5元,他10块,很快凑齐了1000多元,残联组织也给他送来温暖,共同帮助胡国华渡过了这一难关。

那时的胡国华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更加努力,去回报社会,帮助那些同样需要帮助的人。

江夏修鞋匠资助残疾困难家庭学子,帮助百余残疾人解决就业

帮助百余残疾朋友就业

妻子去世,给他丢下一个仅有7岁的女儿和半岁多的儿子。为了养家糊口,胡国华白天修鞋,晚上跑“麻木”客运,不分昼夜拼命干活挣钱。

不过,正当生活有起色的时候,武汉为提升市容市貌,开始禁麻木,胡国华的主要生活来源也断了。这个时候,他想到了残联组织,经过多方努力,江夏残联在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旁一空地上,为他搭建了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小亭子,使得他可以继续修鞋为生,他将小亭子取名为爱心亭。

有了固定的位子修鞋,胡国华还买了一个配钥匙机,由于诚信待人,街坊邻居都找他修补,生意还不错。

胡国华没有忘记回馈社会。2005年,当选肢残协会副主席后,他热心帮助残疾朋友解决就业问题,有时甚至得关上自己的修鞋店,跑武昌、奔汉口、到汉阳,四处联系用人单位,帮助了100多名残疾朋友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28岁的夏甜,患有侏儒症,失业后找到了胡国华。没过几天,胡国华就联系好了纸坊街铁路电器厂。40多岁的肢残人王运爱,在他坚持不懈努力下,进了一家灯具厂做抛光、打磨的工作。

他的修鞋店每月纯收入不到三千元,他省吃俭用,节省出来帮助困难家庭的学子继续上学。

2009年,胡国华开始资助品学兼优、家中父母均是重度残疾人的贫困大学生唐萍(化名),直至其毕业。2013年初,得知江北有个叫杨洁(化名)的小女孩,其父罹患脑癌去世,母亲无力支撑离家出走。胡国华当场决定,今后学费都由他来承担,一直资助到她读到大学毕业。

“我的养女当初因为缺钱而辍学,我不想让这样的遗憾在我身边再次重演。”胡国华说,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相信每个人奉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