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师起名

给仿铜画起名字(纸壳版“青铜器”今日亮相成都创意设计周)

发表于:2023-05-20 15:25:42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纸壳版“青铜器”今日亮相成都创意设计周

教学楼4楼设置了专门的“手工坊”

纸壳版“青铜器”今日亮相成都创意设计周

美术教室里摆放着孩子们的作品

纸壳版“青铜器”今日亮相成都创意设计周

邵红清老师手把手指导学生们制作“青铜器”。

纸壳版“青铜器”今日亮相成都创意设计周

锦城小学学生制作的“青铜器”

青铜面具、司母戊大方鼎、神兽……在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的美术教室里,陈列着满柜的青铜器工艺品以及随处可见的古蜀文化小挂饰、小摆件。然而这些看似笨重的“青铜器”拿起来却轻巧无比。原来,它们都是由纸杯、鞋盒、生日蛋糕盒等废旧纸壳制作而成,是该校美术教师邵红清自2010年开始自创的“青铜文化”环保美术课程作品。

在今日开幕的第四届成都创意设计周上,这些大大小小“青铜器”也将亮相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作为成都市“少年智库”中小学生创意创想作品展的优秀作品展出。

老师变“垃圾大王”

带学生收废品制作“青铜器”

除了美术教室里陈列的“青铜器”作品,在锦城小学教学楼的2楼和4楼,还有青铜坊和古风蜀韵两个专门的展厅,陈列着学生们上百件“青铜器”作品。

11月8日,记者走进青铜坊,满屋的青铜盉、方鼎、神兽,让人误以为走进了博物馆。不同的是,这些作品的原材料,是生日蛋糕盒以及各种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纸质材料。邵红清和学生们将这些材料收集整理后,进行塑型、糊纸、打底、擦金,经过这4个基本制作流程,一件件作品逐渐露出形状来。“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制作过程中最难的不是拼凑组装造型,而是涂色,运用丙烯金色达到青铜器的仿真视觉效果。”邵红清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清晰地学会上色方法,她还为低年级的学生们编了两句顺口溜:绿色满涂旮旮缝缝,一定要到;金色顺擦旮旮缝缝,千万别到。

“把纸塞入纸杯,将纸杯切一个小口,轻轻一捏,纸杯就巧妙地变了形;再将黏土绕纸杯一圈、固定,一个青铜器的雏形就形成了。这让我感受到了美术的奇妙。”这学期刚刚接触青铜器制作的二年级学生巩天瑞说。除了在纸质废旧材料上用绳子添加浮雕效果外,学生们还能用更易造型的超轻黏土以及卫生纸纸筒芯等来制作“青铜器”工艺品。

今日,这些作品再次亮相第四届成都创意设计周,一展成都高新区根植传统、推陈出新的教育精神,和以特色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育人风采。

探索天府文化

以童趣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每个孩子享受艺术的熏陶,让每位学生得到最充分发展,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作为成都高新区美术学科带头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会员,邵红清除了自己精于绘画外,也一直努力探索教学育人的创新方法。不过,将现代环保意识与四川金沙河畔、三星堆的历史百态结合,是连她自己也没想到的。

2010年,邵红清从其他老师在纸板上做仿铜画得到灵感,于是开始带着学生尝试用家里的旧鞋盒一起创作仿铜作品。渐渐地,她对青铜文化的手工艺和纹饰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喜爱,最终自创了如今的环保美术课程。

这一课程迅速得到了各方关注,邵红清不仅自编《手工魔坊》校本教材,按照酒杯、酒器等纹饰知识向本校学生介绍天府文化,2013年多项课程还入编了人美版义务教育教材。在邵红清的带领下,锦城小学的青铜文化美术课成为了该校的品牌课。2015年,青铜坊成为“全国第五届艺术节工作坊展示”的观摩示范场地; 2017年1月,“青铜器”作品赴墨西哥、哥伦比亚参加“中国文化周”展示;5月,“青铜器”作品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本报记者 向晨晨 摄影 郑毅

专家齐聚成都高新区

共话自主教育能力培养

本报讯(记者 余书婷)11月8日,第六届全国自主教育峰会成都论坛在成都高新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地区共60余所学校的校长、老师及专家汇聚一堂,围绕“教学深度变革 促师生自主发展”主题,共话学生自主教育能力培养。

记者了解到,在为期3天的峰会中,不仅有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校长就自主教育展开的高峰论坛、教育经验分享讲座及校长沙龙,更有来自北京、深圳、成都、西安等在自主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全国特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现场授课与说课展示。开幕式上,峰会为全国自主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示范校授牌,成都高新实验小学与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获得授牌。

省级教学成果奖出炉

成都高新区占了10项

本报讯(记者 余书婷)11月8日,四川省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出炉,共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成果300项,其中成都高新区共有10项普教教学成果获奖,成果质量和奖项数量在全省范围内名列前茅。

教学成果是指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且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参加评选的教学成果均是已经取得成效的教学方案,其质量集中体现了区域教育改革破题的力度和发展的水平。四川省普教教学成果奖评审每4年举办一次,成都市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两年举办一次。

此次评审结果中,来自成都高新区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学校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未来课堂”建设》、成都高新区中小学教研室的《区域推进课例研究行动指南》等6项教学成果获二等奖,成都高新新科学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生涯启蒙教育路径与实践策略》等4项教学成果获三等奖。与此同时,在成都市今年评出的83个优秀教学成果中,成都高新区有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