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师起名

起名乔馨(民国文人趣事一二)

发表于:2023-05-13 12:11:55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民国是无数文人向往的时代,其间学者大师层出不穷,各种学术思想交互碰撞,共同书写了有情,有意,有爱,又有趣的一段历史。

章太炎(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

民国文人趣事一二


1,章太炎常批评孙中山,但是他在骂孙中山时,别人只能听,不能答,更不能附和,如果有人附和说骂得对,他马上给此人一记耳光,说:“你是什么东西?总理(孙中山)是中国第一等的伟人,除我之外,谁敢骂之?”

2,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出版后,特送一本给章太炎,上书“太炎先生指谬”,下署“胡适敬赠”,人名旁用标点符号标点。章看到自己的名字旁边加了黑杠,不禁大骂:“何物胡适!竟在我名下胡抹乱画!”待看胡适自己的名旁也有黑杠时,才消了气:“他的名旁也有一杠,就算互相抵消了罢!”

3,一个姓王的暴发户,附庸风雅,也来求章太炎为其题字,章太炎对其不屑,不予理会。但王某不死心,出高价到处托人代为说情,章不胜其烦,于是写下一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王某得书后极为高兴,命人将对联悬于高堂,逢人便炫耀。一天,一位明眼人含笑对王说:“写倒写得很好,可惜上联忘八,下联无耻,似乎有点取笑伤人之意。大概意思就是说‘王八,无耻也!’”王某这才知章联之意,气得七窍生烟,又羞愧不已。

4,章太炎与妾王氏生有三女,他替三个女儿分别取名为:章㸚、章叕、章㠭。传说,章的女儿到标梅之期,却迟迟无媒人前来提亲。章太炎后来终于悟出此中原因。原来这几个字很少有人识得,媒人们怕读错了字丢脸,都不上门提亲。于是,他叫夫人在家里摆了几桌宴席,邀请亲朋故旧做客。席间,章向客人讲解三字音意。他说:“㸚”读“里”,是“窗格子”的意思;“叕”读“灼”,是“众口”之意,“㠭”其实就是“展”的古字,段玉裁注《说文》曰“工为巧,故四工为极巧”,并不古怪。此后,媒人络绎不绝。

,,,,,,

刘文典(1891—1958),原名文聪,字叔雅。安徽合肥人。国学大师,善治庄子;教育家,曾担任安徽大学校长。

民国文人趣事一二


1,有一年,刘文典到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会议间歇时,刘在走道里遇到郭沫若,他斜着眼睛看了郭一眼,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便走远了。

2,西南联大时,有一次,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刘文典,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刘文典仅说了五个字:“观世音菩萨。”学生不解其意,刘解释说:“观,乃是多多观察生活;世,就是需要明白世故人情;音,就是文章要讲音韵;菩萨,就是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学生闻言,无不应声叫好。

3,国民党退守台湾之际,胡适在考虑自己去向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好友刘文典,他准备安排刘一家去美国。他为刘联系好了在美国的具体去处,甚至为他们办好了入境签证,但刘文典却拒绝了胡适的邀请,他说:“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离开祖国?”

4,1928年,安徽大学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问话。刘文典称蒋介石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非常不快。蒋要刘交出在学潮中闹事的共产党员名单,并严惩罢课的学生。刘说:“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说着,二人火气都上来了,有说法称,蒋介石当场打了刘文典两记耳光,而刘亦不甘示弱,在蒋打其耳光后,一脚飞踹向蒋的肚子。

,,,,,,

黄侃(1886—1935),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国学大师,语言文字学家。

民国文人趣事一二


1,1926年,武昌高等师范改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黄侃任代理校长,因喜欢骂人,作风霸道,教育部便正式委派石瑛担任该校校长。到任第一天的校务会,石瑛踌躇半天才开口道:“听说黄季刚先生治校方面比较专制……”话音未落,黄侃便起身说:“听说石瑛的姆妈偷和尚。”石瑛质问他为何如此无理,黄朗声答:“我听说的。”

黄侃称呼校长石瑛为“阁下”,石瑛对黄侃说不能用这样腐败的口吻称呼他。黄侃反问道:“称你为王八蛋,成吗?”

2,在中大时,黄侃被称为“三不来教授”,因为他和校方约定,每遇刮风、下雨、降雪,他便不到校上课。故每逢天欲雨未雨、欲雪未雪时,学生们便猜测黄侃今天会不会来上课,有人常戏言“今天天气黄不到”,往往是戏言成真。

3,黄侃在南京时,一次遇到考试院院长戴季陶。戴寒暄道:“先生近来有何佳作?”黄答:“我正在编次‘漆黑文选’,你那篇大作,已经编进去了!”黄侃所说“漆黑”是“昭明”(出自《昭明文选》)的反义词,黄侃以此讽刺戴季陶尽写迂腐文字。戴季陶十分尴尬,不知所答。

4,黄侃讲课,旁征博引,上下古今。他教学重质不重量,一篇陆机的《文赋》,讲了一个学期之久。

5,在北京民国大学任教时,黄侃每次到课堂上,先抽烟、喝茶,烟为自备,茶由学校为其准备。学校为老师在课堂上备茶者,只限黄侃一人;而老师在课堂上抽烟的,也只有黄侃一人。

文人趣事已成回响,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如烟花一般绚烂,只祈愿风流终不被雨打风吹去,大浪淘沙后,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