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师起名

茶桌品名起名(寻访厦门的茶桌子)

发表于:2023-05-13 11:04:27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茶桌子”,厦门人也叫“茶桌仔”,那里的老人们平时喝的一种“溪茶”也就是安溪铁观音,老厦门人昵称为“酱油茶”,三五街坊老邻边喝茶边讲古。

这次去厦门只有一天时间,办完事还有点时间,手机百度一下,大同路上有,手机地图导引过去,一边儿搜寻着喝茶的桌子,一边与脑子里自己勾画的茶桌子对比。一间杂货店门口摆着一张很矮的折叠桌儿,也就四十公分左右高旁边放着竹编小凳子,对这门牌号 “大同路323号”就是百度上说的那个—五湖茶桌仔,地方不大,其实也就是个杂货店空出一点位置摆着几张小桌子,一些竹编方凳儿。

寻访厦门的茶桌子

厦门的茶桌子

跟店里那位大姐说看到网上写就来喝茶,我说就喝大家经常喝的茶,大姐点点头,招呼我坐下,等茶的时候,看看店外路上从此过往的人们,步履匆匆很少有往店里看,来了几个也都是买了饮料买了烟就走了。

一位白发老奶奶从店的里间出来,跟她攀谈起来,她说今年已经八十一了,店是解放前开的,70多年了,现在赚不到钱了,来的老街坊也越来越少了。老奶奶坐在椅子上,拖着腮边慢慢说边向隔着柜台货架向店外看着,“那时候大同路是厦门最繁华的地方喽”,网上也是这么介绍的:大同路始建于1929年,长1100米,宽9米,骑楼宽2.4米,是厦门第一波建设时出现的道路,也是完全有华侨出资购地,独立见方形成的商品街,1929年到1958年间,大同路是厦门最繁华的商业街,当时最大的百货公司南“泰成百货店”和“捷克百货店”还有“永康成“”、“建成”、“联成”、“捷克”、“永华”、“一新”、“大升”、“业成”等都在大同路上,布类品种最齐全的绸布店“同英布店”、“ 紫罗兰”也在这条路上,鞋店如“永佳”(陈嘉庚开设)、“大舞皮”、“华记”等;拖鞋店如“怡谟”、 “有记”等;参茸店“留春阁”等;餐饮店“吴再添”、“美人博饼”等;书店“风行印刷社”;还有参茸行、钢铁五金行、粮油食品店等等名店荟萃,繁华之极可想而知。当然还有高五湖先生创建的五湖茶桌子。

寻访厦门的茶桌子

寻访厦门的茶桌子

寻访厦门的茶桌子

寻访厦门的茶桌子

那时巨商云集的大同路上,在五湖先生的茶桌子上喝茶的也许就是某百货老板与某布店老板在聊天话家常。跟老奶奶聊天时,看她的眼神,肯定她还记得那时年轻的她在打理茶桌子的情景,那时如此。

我点的那道“酱油茶”的确如其名,浓浓的酱油汤色,映出路对面那栋楼,蛮有“池小月送来”的意思,可惜映不出那时繁华。店旁边是一条小巷子名叫“太安街”,路牌的支杆已经不知所踪,好心人用钉子将路牌钉在墙上,太安街三字还是在铁皮路牌上镂刻出来的,几经粉刷已不知当初的颜色了。太安街靠一侧摆着几张小茶桌,一些椅子,等我走时那里已有六七位老人在那里喝茶。

寻访厦门的茶桌子

喝了几泡之后想去找找其他茶桌子。依旧地图导引到了后衙厅巷,百度上介绍,是李子心先生从父亲手上继承下来的,也有七八十年历史,因靠近原来的思明北路“龙园戏园”,故取名“龙山茶室”。按手机地图找到后衙厅巷,盯着门牌号走了一个来回也没找到100号更没看到茶桌子踪影,巷口看到一位老人家坐在陈旧的木沙发上端着一个纸杯喝茶,上前请教“龙山茶室”所在?老人家慢慢起身,扭头向巷里指指同样慢慢说道:“原来就在那里,老板死了有四年了”,向我伸出四个手指,“现在没有了”,说罢同样慢慢地坐会陈旧的木沙发上喝茶。

寻访厦门的茶桌子

寻访厦门的茶桌子

写这短文时百度搜了下有篇2009—2010年左右的文章“厦门大同路要变身闽南文化大观园”,文中介绍:“作为岛内提升的重要项目之一,大同路保护改造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之中。目前改造方案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路——博物馆、民俗趣味收藏馆、精品客栈、茶文化、老字号经营、旅游等功能将被植入这片古老的片区,形成具有厦门特色的街区。未来的大同路不仅是市民怀旧的情感寄所,也是传承闽南文化的最佳载体”。到我寻厦门茶桌子的时候还没看到文中描写的“在古老的骑楼下悠闲地喝着功夫茶,消磨午后的时光”。

寻访厦门的茶桌子

寻访厦门的茶桌子

——作者:于力行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