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姓氏取名

缏姓起名(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发表于:2023-05-10 09:40:39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北宋名将杨六郎,枪法传承在南乐

李恩义/文并摄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传承世家

河南濮阳市南乐县西北寺庄乡寺庄村,和寺庄西2.5公里的张浮坵村,都是超过7000人的大村,寺庄西南2.5公里的谷村也有5000多人。它们看起来与华北平原的村庄没有什么两样,但都有不平凡的故事。寺庄是北宋名将杨延昭(戏剧中杨六郎)杨家枪法千百年来世代传承的地方。

奇怪的是,这里并没有杨家将的后代,一向秘不外传的杨家枪术,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传承呢?2018年8月13日上午,笔者趁回乡之机拜访了杨家枪第49代传人关顾身。

1、寻找杨家枪传人关顾身

8月10日,我陪华东师大社会学博士生鲁旭去南乐县调研,13日早起在张浮坵村散步时,与一个60多岁有文化的农民交谈,说到杨家枪的事,立即勾起了我采访的欲望。因为很早以前就从岳父嘴里知道,寺庄是杨家枪的传承地,这里离寺庄只有2.5公里,再不去也许错过了时机,就不好找了。匆匆吃过早饭,婉拒了他人陪同,单枪匹马骑车直下寺庄。

寺庄集市人很多,我看准了一个60多岁的老者,上前打听杨家枪传人关顾身。老者说关顾身的三弟在去古念村路上一个幼儿园看门。于是我穿过热闹的集市,拐到往南去古念村的那条路,很干净,也很僻静,只有一个老太太在路边掐缏子。我下车问幼儿园在哪儿?老太太觉得奇怪,一个外地人找幼儿园干啥?我告诉了她原由,她眼睛一亮说:“我男人是关顾身的二弟,他在家,让他领你去找。”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关顾身(右)与弟弟(左)


从寺庄最南边穿过好几条胡同,走到了寺庄的北边沿,终于到了关顾身家门口。谁知铁将军把门,邻居很热情,告诉我他家门口有关顾身电话,打了电话,不大会儿功夫,关顾身就骑着电动车来了,敦实的个子,眼睛炯炯有神。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关顾身家外貌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庭院,堂屋和东屋西屋,三面房子,看来并不富裕。儿子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老两口。大女儿在寺庄最繁华的地段开食堂,关师傅除了种地,平时帮女儿在食堂择菜干杂活,忙得不可开交。

关师傅很客气,把我让到了堂屋,又是沏茶又是让烟,侃侃而谈了一个多小时,使我了解了许多情况。唯一遗憾的是关顾身刚做了两腿静脉曲张手术,腿还疼,不能蹲,否则,一定会大展雄风,露几手杨家枪的威风。

2、杨家枪传人关顾身

关顾身1948年8月生,小学文化,1.63米的样子,敦实的个子,孔武有力,两眼放光,精神振奋,绝不像七十岁的样子。他8岁师从韩淑公学杨家枪,包括棍、刀、剑术等武艺,韩淑公是他奶师,即启蒙老师。“文化大革命”中,关顾身所在的东寺庄不让学武练艺,奶师韩淑公怕徒弟关顾身对杨家枪生疏了,就把他带到西寺庄跟自己的师兄弟张保会继续练杨家枪,因为西寺庄不限制人们学武艺。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关顾身(左)与作者李恩义(右)

经过8年勤学苦练,学得杨家枪法真传,以至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深受恩师爱戴。他多次以武会友,枪术精湛从无对手。在河南省、河北省传统武术表演中,均获杨家枪法第一名,并获“神枪手”称号,是河南省杨家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获国家传承补贴。

由于名声在外,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电视台及外地电视台多次采访关顾身。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阳师院体育学院马爱民教授,神木县文旅集团及杨延昭的后人等也慕名专程来到寺庄拜访关顾身先生。每次客人到来关顾身都操起武器表演一番,精湛的技艺赢得满堂喝彩。可这次关顾身歉意地不能表演,因为两个月前双腿刚做了静脉曲张手术,去掉一根血管,截短了几根筋,说着捋起裤腿,露出好几个手术疤痕。但还是挺枪做了两个架势,小露锋芒。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关顾身挺枪

来到西屋,只见西墙上并排竖着长短不一的大刀、长矛、棍等武器,锋利的枪头扎着红缨,地上放着6根长枪杆。一般枪杆长3米,有的长4米(一丈二),关师傅指着靠墙的两根颜色稍暗的长枪杆说:“别看这两根枪杆不起眼,可是从康熙年间传下来的。因为枪头锋利,怕伤着人,把枪头卸下来了。”

西墙显眼的位置挂着2017年9月河南省文化厅颁发的“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枪)代表性传承人关固申”匾牌。说起名字,关师傅说,我的本名叫关顾身,做身份证时给写成了关固申,也就将错就错了。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关顾身小露锋芒)

东墙用红纸恭恭敬敬供奉着恩师的牌位,上写“万世师表杨太祖祖师杨景之神位”,右边写着关顾身师爷师傅的名字,两边分别写着“拳打南山虎”“抢扎北海龙”表现了非凡的气势。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省非遗证书)

说起了杨延昭的后人来拜访,关顾身讲起了杨家的分支(不一定准确,没查资料)。杨延昭在南方打仗时,娶了当地一个姑娘,生有儿子,所以云南有杨家一支后人。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在开封留有一支人脉。杨业第13代孙杨友镇守山西代州,与兄弟杨山走到代州东18公里处,看见一只梅花鹿,于是拈弓搭箭,射中了鹿蹄,鹿带箭奔跑逃命,二人后面紧紧追赶,谁知在转弯处不见了踪影,二人见这里山清水秀十分幽静,相中了这块地方,就在此安家。后人取名鹿蹄箭,因这里有一深涧,后来村名成了鹿蹄涧,现在这里有杨家祠堂。如今这三支杨家后人互有联系,经常走动,因寺庄是杨家枪传承地,所以杨家后人也来拜访。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兵器之一部,恐伤人,枪头已去下)

3、杨延昭枪法

寺庄《杨家枪谱序》说:“要问此枪何处来,生在武将神人派。宋朝有个杨骏马,他将此枪传出来。”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指出:“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变化莫测,神化无穷,天下咸尚之。杨家枪法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名曰无极梨花镇国之宝。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昌乐察院)

明末清初武艺家兼武学家吴殳在武学名著《手臂录》进一步指出:“杨家枪学之易,用之利,大有益于行阵。”

杨家枪是保家卫国实战枪法,它的八种基本枪法是形成杨家枪技术与技法体系的骨干与核心,有千变万化之妙。有八母——拦、拿、提、撸、颠、缠、还、圈八种基本枪法。有六合—— 一接二进三拿四缠五拦六直,是杨家枪法对扎防攻的六项基本法则。杨家枪之精髓在于口传二十四门头,是杨家枪秘不外传枪法。技击战术以快为术,注重虚实兼备,刚柔相济,快上加快,快了还嫌迟;高不挡,低不架,傍不去,中不怕,去如风,来如箭,指人头,扎人面,上下高低俱要见;有人破了中平枪,十份面皮九份伤。

4、宋辽边境战争遗迹

北宋时,寺庄北不远就是古黄河,黄河故道遗迹至今犹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河两岸尚且布满连绵起伏的高大沙丘,前几年最后一抔沙丘也因加宽大广高速公路而消失殆尽。

御河从南乐县涨汪流入古黄河道,御河原是曹操在白沟基础上挖竣的,后隋炀帝发动百万民工继续开挖,所以也叫隋唐大运河,明清则改叫卫河,因为该河是从古卫地而来,是宋辽两国的分界线,黄河以北属辽国,如今寺庄一带古黄河南北两岸的村庄,虽然同属寺庄乡,至今古黄河以北的丧葬等风俗与河南不同。

这里地处两军对垒前线之一,包括河北省大名县、馆陶县都是宋辽两国多次交战的地方。因敌军多次骚扰边境,都被宋军和当地会武艺的老百姓打得落荒而逃,因此寺庄一带有许多战争遗迹。据当地人说离寺庄西2.5公里的张浮坵村西原白沟(卫河)西岸三娘台附近,原来有许多杨六郎(一说穆桂英)营盘拴马桩,后来邵庄的老百姓把拴马桩拉去做了房基。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杨景神位)

寺庄离河北省大名县旧治10公里,那里有宋军摆的方圆几十里的迷魂阵,一直到寺庄一带,我小时候就知道大名城附近有迷魂阵。关顾身去过那里,说:“我一走到那儿就迷失方向。”这更证实了迷魂阵确实是存在的,因为那里的路和土地的方向都是斜的,人到那里不迷失方向才怪哩。

寺庄西南2.5公里的谷村,有占地18亩的昌州察院,实际上也是监军的地方。因为这里离宋辽边界不远,又是抗辽前线,所以这里还有4顷大的军马场(兵营),四角有4口水井。据传寇准、赵德芳、赵匡义都在察院住过。离此不远建于汉代的南乐县吴村仓颉庙有寇准题的楹联:“盘古斯文地;开天圣人家”。

如今察院遗址犹存,门额上书“昌州察院”。原来察院和军马场(兵营)有巨大的记事石碑,可惜碑身毁于1958年,赑屃碑座半掩在察院前的土中。幸运的是察院左边还有一对上马台,上马台的低处已被鞋底磨光,上马台的高端原有圓扶手,以便上下马时扶着,可惜被人毁掉,上马台三侧各有雕塑,多数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只有“麒麟送子”和“群鹿奔跑”图尚被保存下来。现在的察院明柱石柱础也是宋代的,不知什么年代被凿去一点当过石夯。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察院柱础)

5、杨延昭南乐传枪法

宋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辽圣宗耶律隆绪与萧太后亲率30万大军南侵,杨延昭奉宰相寇准之命率军深入辽境直逼幽州,把辽军打得丢盔卸甲,狼狈而逃。正准备乘胜追击,给辽军更大打击时,因宋真宗惧怕辽国,突然接到朝廷要宋军撤军回国的命令,作为大宋的一名抗辽将领,不由五内俱焚十分生气。又不敢违抗命令,杨延昭一路餐风号饥,卸甲而行,由于过度劳累,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值隆冬,不想路感风寒,得了卸甲风,先是感冒,接着瘟疫,进而转为伤寒。杨延昭勉强支撑过了古黄河,走到河滩,头重脚轻,栽下马来。打听得离此不远的寺庄有三代名医,部下急忙把杨延昭护送到寺庄袁代处诊治。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察院柱础2)

对此《南乐县志》有记载;北宋年间,三关元帅杨景与北辽交战,马脱缰南下,杨景患卸甲风病,倒在黄河南岸(当时黄河在寺庄北)。

寺庄袁姓、芈姓、申姓是当地老户人家,其他均为山西洪洞县迁民,如今芈姓已没有了人口,袁姓、申姓还在此繁衍。

杨延昭在此经过袁代先生两个月的精心治疗,基本痊愈。宋景德元年腊月(1005年1月)宋真宗在今濮阳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和约,大宋每年给辽岁币10万两,绢20万匹,以白沟为界。

大宋本来已经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朝廷却与辽签订这样的屈辱条约,而且边界一下子退到了离京城200公里的地方。大宋的大好江山白白送给了小国辽。消息传到杨延昭养病的寺庄,杨将军顿时火冒三丈,这对于一个军人是多大的耻辱啊,杨将军越想越气,气火攻身,卸甲风复发。只得在此继续治疗,根本不想回京汴梁,这一住就是8个月。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上马石)

经过袁代先生的慢慢调理,杨延昭的病慢慢稳定下来,并一天天好起来。杨延昭对袁代的救命之恩感谢不尽,许他做官他不做,给以重金,袁代不收。

杨将军不时练一练枪法,直看得袁代连连叫好。这袁家虽是医家,却酷爱武术,当时已练枪刀剑大八枪。袁代见杨延昭的枪十分神速,变化莫测,觉得比他练的大八枪神奇,就再三请求杨将军教他杨家枪,杨延昭也觉得袁先生的救命之恩无以报答,遂传战场用枪法三十六路,六路破枪法,六路棍,腾行太阴腾阳棍,折三式行者棒,太祖棍阴手棍等。

杨延昭回汴京后将传枪之事告诉母亲佘太君,太君责怪说:“杨氏枪法乃护国枪法,不许外传,你为什么违背母训?”杨延昭就将袁先生救命之情告之。佘太君见事已经至此 就说:“只是不能失了杨家枪的英名。”半月后佘太君派杨洪二次去寺庄传枪,把梨花枪的二十四枪名,七十二路花枪,四十二路散枪法,二十四枪式和枪里夹棍全部传下,并给枪谱一部。杨洪还带来佘太君的话,枪法严禁传与恶人,谨记秘不外传,严防传而失真。所以后来杨家枪传的都是关门弟子,一代代挑选人才十分苛刻。在后来的千余年间练杨家枪的人武艺高强,多次击退贼寇骚扰,维护了一方平安。

6、杨家枪在南乐的传承

袁代得枪法后传子三代,又传给在袁家药铺当司药的张师,张师家传四十六代,各世均有收徒,枪的传人没有出张氏本家。第四十六代传人张资勇、赵祯收徒甚广,其中有韩秀、张庆荣、关喜照、韩晴、赵书秀等,也收外地学徒。

杨家枪的第四十七代传人韩秀下传四子和六子韩淑公,张庆荣下传张保会等人。四十八代传人韩淑公下传关顾身、张占奇、韩武臣等人。张保会传关顾身、张运善等人(关顾身先从奶师韩淑公,各路武艺已经基本学会,后随张保会练习武艺)。关顾身说,每一代传人教六路棍时只教四棍术,临终才教最后两棍,七十二式枪是平时练功用的。

关顾身对杨家枪痴迷得走火入魔,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受批判之时,仍然偷偷演练,后广收学徒。他的徒弟有关万领、袁学深、王殿群、袁新旺、李记春、关敬修、曹仁贵、孙光磊等,关顾身在传枪的同时学会了治疗骨伤,为民治病。

北宋杨家将的杨家枪并没失传,在冀鲁豫交界处一个小村庄传承

(昌乐察院和军马场记事碑碑座)


值得一提的是,寺庄人民没有忘记传给他们枪法的杨延昭,为他修了庙,年年奉祀,可惜的是杨将军庙“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

杨家枪流传千年至今,历经多次战乱和磨难,实属不易,是国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集实战、体育锻炼、竞技、格斗、表演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传统武术一绝,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杨家枪枪规严谨,只在家族间秘密传承,择人严谨,宁肯不传也不轻授。

现在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习枪者寥寥,一些会杨家枪的年轻人也到外地打工去了,濒临失传的危险境地。杨家枪的传人关顾身十分忧虑,呼吁国家有关部门重视起来,办杨家枪训练学校或将杨家枪法引入体育学院教学,以免失传。


关于今日头条| 用户协议| 运营规范| 自律公约| 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