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师起名

起名 郭明_东明县马头镇堤王行政村村志(夹堤王,王祥寨,前、后寺,柳林)

发表于:2023-11-30 09:46:05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夹堤王行政村,辖夹堤王、王祥寨、前寺、后寺、柳林5个自然村,位于东明县东南边沿、豫鲁两省交界处,距马头镇5公里。东与曹县张寨毗邻,西与权村搭界,南与兰考县何二庄相望,北与姚村接壤,素有“鸡鸣闻三县,犬吠听两省”之称。该村有赵王河流经,菏关高速、三庄公路过境,交通便利,林茂粮丰。居民有汉、回两族,共1115户,4193人(其中回民2人)。总耕地5027亩。

解放前,夹堤王村两极分化严重,贫苦农民饱受兵、匪、荒、乱之苦,艰难挣扎。因而阶级觉悟较高,具有革命传统。解放后,他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农村经济,走过了由土地私有制到农业集体化、再到联产承包的历程,迎来了五业兴旺、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夹堤王村


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元年(1403年),王氏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当时村南有赵王河堤,村北有长堤,故命村名为夹堤王。这个村耕地面积794亩,现有居民252户,934人(其中回民2人),王、李、靳、张4姓。李姓于清朝光绪年间从本镇安本屯村迁来,靳家同时由东寺村移居该村,张氏则于1960年到曹县庄寨镇张寨村落户。从1941年至1984年,该村有5户居民外迁,其中王学生全家移居河南省民权县杨庄村,王天和等3户迁往新疆塔城,王天水一家由部队转业到辽宁省庄何县。该村历史沿革比较复杂。明、清朝属长垣县海乔里;民国时先后归齐宾县、东明县管辖;解放以来分别由夹堤王乡、马头中心乡(公社、镇)治理。

解放前,夹堤王村文化教育落后。民国年间虽曾聘请司焕然、刘茂昭前来办私塾,但只少数有钱人的孩子能上,学生廖廖无几。解放以后,从单独创办小学复式班到与邻村联办完小,人民才真正争得受教育的权利。自恢复高考以来,全村已有45名学生进入大、中专院校,其中大学本科生14人,硕士生、博士生各1人。王长修绘画有成,现在上海美术学院工作。夹堤王村尚武成风,则是为形势所迫,强身自保。旧社会,王夹堤地处数县边沿,社会治安混乱,土匪强盗横行,恶性案件迭出,民不聊生。为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会首王学孟曾组织修筑土寨,但效果甚微。直到王天全组成大刀会,夹堤王才算有了抵抗恶势力的力量,从而演绎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故老传说,王天全其人善耍大刀,武功高强,在当地武术界颇具威名。一次去考城黄口参加比武,他敞怀顶住刀尖,用刀杆挑起几百斤重的太平车,结果刀杆压折,刀尖顶弯,他的肚皮却毫发无损。1925年古历八月初十傍晚,娘娘营、孟大夫村的匪首纠集300余人来村抢劫,王天全带领大刀会众奋力抗击,双方激战彻夜,后因寡不敌众,大刀会被迫撤退。土匪进村后疯狂报复,大肆抢掠财物,又抓走村民50人勒索赎金。村民王廷芝稍有反抗,一家7口惨遭杀害。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夹堤王人,受尽各方恶势力的压迫、剥削,滋萌着变革社会的意识。有识之士则在探寻出路。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党组织秘密发展到这里,王世廷首先秘密入党,在村里组织起农会、枪班、妇救会、儿童团,积极开展了减租减息、均分田地、支援前线的革命活动。

建国五十多年来,夹堤王村农业经济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依靠集体、以农为本、以副养农,全面发展的路子。解放前,这个村的大部分土地为少数地主占有,多数村民靠当佃户、做雇工为生。解放后,农民掌握了生产资料,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壮大道。在合作化、公社化时期,他们依靠集体的力量,打井、修渠、建桥闸、挖台条田、试行桐粮间作等,逐步达到粮食自给有余。与此同时,他们成立条编组,建起砖瓦厂,副业收入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必需的资金,增加了集体积累,改善了群众生活。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农村富余劳力和劳动剩余时间越来越多。夹堤王党支部立足长远,着眼当前,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组织群众各显神通,发财致富,逐步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一是粮食加工业。在李庆芝、王天爱开办粉皮厂的影响下,全村40%的户参与加工销售,成了远近闻名的粉皮加工专业村。二是板材加工业。王玉忠与韩国客商崔声珏合资开办达胜木业有限公司、宝山木制品公司,年创利税1000多万元,2006年被评为马头镇招商引资功臣。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从事插接板、C板、板条加工的有60多户,年收入都在三万元以上。三是水产养殖业。为了变废为宝,村委会将老窑厂遗留的100多亩废坑塘承包,给朱国安引水养鱼,年收入30多万元。受此牵动,王树彬饲养肉鸽,存栏量达到2000对,年收入5万多元;王斧头养蛋鸡,达到万只规模,年收入超过10万元。王兴义等20多户也先后办起了养鸡场。与此同时,王付兵的电焊门市部,王晓星、王兴高的烟酒门市部等也应运而生。现在村民常年在外务工的有200多人,其中十几人还当了老板。这些,成为三大支柱产业的辅助。该村现有优质矿泉水井一眼,富含碘、锌等多种矿物质,深达500米,系采用卫星遥感定位,由山东省地矿队钻探而成,正在对外招商,有待开发利用。

目前,该村拥有大型收割机一部,中型运输车3辆,小轿车7辆,手机、电话入户率达到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村民们在满怀豪情,在经济腾飞中建设更为美好家园。


前、后寺村


前寺、后寺村南北贯通,浑然一体,有很多雷同之处。一是,村庄历史沿革相同。据前寺村《王氏家谱》记载,王氏祖于明朝永乐四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当时此地有一条东西古长堤,堤北有一庙宇,叫觉正寺,遂依堤南建村定居,以寺名作村名。据后寺村《孙氏家谱》记载:孙氏祖孙祥于明永乐二年(1406年)自单县石槽里迁来,在长堤北面、觉正寺东侧建村定居,也取名叫觉正寺村。人们称该村为后寺村。为了区别,堤南的又被称前寺村。后长堤逐渐消失,两村扩展,连成一片,村界已无迹可寻,人们不再分前、后,把两村合称为东寺。该两村明清时期和民国初年属河南陈留县小寺保,抗战期间划归东明县一区,解放后隶属马头乡(公社、镇)、夹堤王高级社(大队)管辖,1984年改称东寺行政村,1997年合并到夹堤王行政村。二是,农业发展道路相同。解放前,两村农业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大多数农民终年劳累难得温饱。解放后,两村农民翻身作主,都享受过土地改革的喜悦,也高唱过“三面红旗‘的赞歌。他们依靠集体的力量,植树造林,深翻改土,兴修水利,引黄灌淤,努力改变生产条件,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大同之下也有小异。后寺人主要是在本村自有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农闲时搞点副业贴补家用。前寺人则是向外寻找出路,解放前是有名的佃户村,80%的农户靠租种土地维持生计;现在他们除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外。80%的农户都在承包外村的土地。三是,教育状况相同。解放前,前寺有本村文人憨西庆开办的私塾,后寺亦有本村宿儒孙鉴会等自设的学馆。解放后,两村合办教育,先用庙堂开设复式班,后建新校,拥有四个班级,2001年合并到夹堤王学区完小。自恢复高考以来,前寺有18名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研究生出一名;后寺考入大、中专院校的有56人,其中研究生2名。

前、后寺两村总耕地3560亩(其中前寺600亩)。居民382户,1556人(其中前寺132户,449人)。全为汉族。前寺村现有憨、王、梁三姓。憨氏原籍山西省三原县,辗转自考城县憨寺村迁来此处。王氏两支,一支来自山西洪洞县,另一支于清朝咸丰九年从马头集城隍庙街移居该村。梁氏于1920年从本镇梁坊村到此落户。后寺现有孙、王、靳、张、逯、李六姓。靳氏由本镇靳庄村迁入;张氏于清朝顺治年间来自考城县张老庄;王氏于明朝永乐四年由洪洞县移居该村;逯氏原系本县前范士屯村居民;李氏迁此的情况与孙氏同地。解放前后,东寺两村有6户、70人,因逃荒、移民分别迁往外省(详见附表1)。

人都说东寺位居风水宝地,人杰地灵,事实上东寺村也真是不俗,具有三多。一是文化古迹多。这个村历史上有一座古刹,原名隆兴寺,建于元朝至正年间,至明初改称觉正寺。该寺建筑宏伟,大雄宝殿流光溢彩,东西两廊达数十间。后寺村西北有孙敦化墓,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墓前有石人、石马、石羊、华表、断碑等,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人系明万历20年进士,历任山西河道、山东布政司分巡辽海东宁道右参议等职。二是名人雅士多。东寺人学兼文武,仅明、清两朝有秀才以上功名者多达200人。家住前寺憨龙章,是光绪20年乙未科武进士,钦点御前侍卫,后出任甘肃地道州都司,告老还乡后门悬御题侍卫府鎏金匾,每去马头赶集总手提180斤的大刀,一路挥耍2华里。其孙丰印珍藏着他当年练功用的3块志石,大的竟有280斤,每令观者惊叹不已。后寺人孙知化科举入仕,其侄孙如兰亦授赐进士及弟,曾任四川保宁府推官。后寺会首孙知青修筑土寨,组织青年学艺练武,护村保家,寨上布设射程500米的土炮,土匪顽杂望而却步。后寺村党支部书记孙保余,被评为地、县、乡三级模范党员,出席过东明县七、八、九届党代会。前寺人憨爱亭,平生爱好书画,尤以善编新春联着称,诸如“村童喜读无忧课,家长乐耕免税田”、“村村路通平且阔,座座楼房高而洋”等,为人广泛传诵。后寺人靳卷芝工笔画虎姿雄气宏,栩栩如生,享誉乡里。此外,后寺村孙贯动主持的基督教堂,孙清俭炮制的烟花,也小有名气。三是革命功臣多。东寺人较早接受革命思想,率先建立进步团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群众闹翻身,求解放,民主革命时期做出过很大贡献。前寺人踊跃参加革命队伍,屡立战功。憨增林、憨海、憨二海壮烈牺牲,憨玉山、王金生、憨瑞印负过重伤。1948年初,解放军与国民党军在当地激战,该村10余人组成担架队,救治解放军伤员,掩埋阵亡者遗体,村东北大堤上埋葬着四位无名烈士。后寺人孙鉴期、孙建章、孙贵良等先后参加革命军队,有的英勇捐躯,有的受伤荣归。人们至今缅怀先烈,敬重功臣。

现在,前、后寺村政通人和,五业俱兴。村民们抓住改革开放的良机,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拓进取,奋力拼搏。


柳林村


柳林村位于马头镇东南3.5公里处,东与曹县张寨村接壤,西、北与夹堤王村为邻,南隔赵王河与河南省兰考县何二庄村相望。据传,宋氏祖于明朝洪武年间由河南归德府韩集迁此建村,因村旁赵王河堤上多有柳树,故取村名为柳林。该村明、清和民国时期属河南省陈留县小寺保,1948年属齐宾县,1950年划归东明县五区夹堤王乡,1958年隶属马头公社(乡、镇)至今。

柳林村现有耕地787亩,土质为宜农耕的两合土。全村居民分属6姓,共213户、721人,均为汉族。其中,李姓原籍山东青州府,于清朝嘉庆年间辗转由本镇东寺迁至该村;异源宋姓于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移民东明,先后入住本镇北孙庄、马头集,1884年迁来落户;赵姓于明朝嘉靖元年从菏泽沙沃赵村迁来;张姓两支,一支于清光绪30年由河南省考城县虎羊寨来此入赘,另一支来自曹县张寨村;刘姓于1943年从本县长兴集迁来。1957年至1963年七年间,该村有16户、237人移居外地(详见附表2)。

提起旧社会柳林人遭受的苦难,村民无不悲泣难言。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遭逢乱世,兵匪横行。为防坏人扰民,族长李迁选、孙红光带领村民筑起土寨谋求自保。但由于势单力薄,这项举措并没有给村民带来安全保障。1941年,考城黄口的张老五、黄守仁率领便衣队,强行在柳林驻扎两个多月。他们在村内大肆抢掠,百姓们不堪其扰,纷纷弃家外逃,村庄内一时间十室九空。村民孙洪先被逼得走投无路,悬梁自尽;宋孝藏外逃返家后被捉,活活被勒死。

柳林村历史上有过一些知名人物,他们的事迹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清咸丰年间孙红先考中禀生,族人引以为荣。佛汉拳师宋齐八,绰号飞毛腿,武功高强,深谙水性,传说他手举木棍可以渡大河。抗日战争时期,宋志修曾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37师骑兵团独立营营长,“七七”事变时参加过对日作战;宋景安在沂蒙山战役中壮烈牺牲;宋长为国捐躯。解放战争时期,宋孝动、赵兰香先后入党,组织村民打土豪,分田地;赵有利担任考城县地下党联络员,解放前夕不幸遇难。抗美援朝时,李运雪战斗负伤致残,现享受国家优抚。还有一位着名中医宋字典,传说他医术高超,抓药不用秤。本家有一嫁到马头西街的姑娘得了急病,连请了几个大夫都没有治愈,后慕名来请,他切脉后令人用桑枝烤至病人出汗,又取几味中药煎服,果然药到病除,在场者无不称奇。

柳林村的教育逐步普及。解放前宋克家办私塾一处,聘请孙汉章担任教师。1952年郭明高领办速成识字班,有学员20多人。1961年开设村办小学, 1972年合并到夹堤王完小,该村现有一处学前班。恢复高考以来,该村有30人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本科生17人,研究生3人。群众性文艺活动常有,村民自组的梆子戏班,曾到开封、菏泽演出。

柳林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首先得力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他们先后开挖沟渠8条,打砖、机井16眼,形成了完善的排灌体系。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小麦亩产达到900多斤,亩产籽棉也增加到500多斤。其次,来源于农副产品加工业收入增加。加工、销售羊羔肉、滑子皮是该村的传统项目。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就有人以此为业。赵聚金因经验丰富被供销社聘为收购“滑子皮”质检师。现在这个村近三分之一的农户参加滑子皮经营,此项收入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板材加工是这个村的新兴产业,。从业者占全村农户的30%以上。宋治山的板材加工厂生产的B、C板,出口到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宋红卫等60余户加工生产家俱、装饰材料,年利润户均2万余元。近年来,该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占总人口的30%,年收入60多万元。孙振营引进外地技术开办的猪鬃加工厂,产品远销国外。

目前,柳林村村貌焕然一新。柏油街道,成排新居,高大门楼,纵横交错的电线,堆积如山的板材,无不显示出该村的经济实力和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家家粮囤满,户户有存款,出行有机动三轮,过去难得一见的小轿车有了6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自来水、有线电视也进入农家。永不满足的柳林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王祥寨村

王祥寨村位于马头镇东南3公里处,东与李唐桥搭界,西与东寺村接壤,南隔“日南”高速与夹堤王相望,北隔“三庄”公路与王头村为邻。据《王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二年王氏祖王祥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人名命村为王祥寨。该村明、清和民国初期属河南省陈留县小寺保,抗日战争时期归东明县一区管辖,1948年隶属东明县五区王祥寨乡,1955年后归马头中心乡(公社、镇)。1962年与夹堤王分开,单独成立大队(行政村),1997年又归属夹堤王行政村至今。

王祥寨村民均为汉族,解放后有9户、65人迁出(详见附表3)。现有居民分属8姓,共268户,982人。其中,魏姓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入;胡姓原籍安徽潜山县,明永乐年间迁至夏营,清朝康熙30年再迁至该村;张姓4支,于清代分别来自本县张表屯、东寺和曹县娘娘营;靳姓于光绪10年由东寺村移居此地;郭姓1950年从曹县郭小湖村来此落户;米姓1977年由曹县祥符寨村入赘该村;刘姓1972年从河南省民权县老杨庄来此投亲。

在旧社会,王祥寨村民饱经磨难。该村初建时期,群众主要靠种姜维持生活,每天出几十担姜挑子赶集串乡。后因黄河泛滥土质变为沙碱,农民们靠种地难得温饱,青壮年只好去拾大粪、编条货,也有的贩粮米、开粉坊、弹棉花,宰猪羊,靠耍些穷手艺挣个汗水钱。遇到大灾之年,有三分之一的户外出逃荒要饭。抗战时期当地沦陷,村民屡屡遭蹂躏,魏化锋、魏石重曾奋起反抗,被日寇残杀。为求自保,会首魏广士带领村民筑起土寨,值更放哨,严加防范,但势单力孤,仍难自保。直到1947年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成立了以魏正祥为会长的农民协会,又组织了由张金启、魏双良、魏全德、魏世山等20余人参加的枪班,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人民翻身解放才真正得到平安。

经济落后制约着王祥寨教育事业的发展,解放前只有魏新春、王运太等几家聘请教师开办过私塾学馆,入学儿童仅有20余人,并无穷家子弟。解放后,村里办起小学,教育才逐步普及。1965年与王头、乔寨联合办校,建教室16间,开设1—5年级。自恢复高考以来,该村已有36名学生进入大、中专院校,其中本科12人。王祥寨人爱好文艺。解放前就有人做游石人、倒骑驴等杂耍游戏,借以自娱自乐。还组织过高梆板凳头戏班,逢有庙会搭台演唱。“文革”时该村成立了文艺宣传队,以演唱革命歌曲、样板戏为主,兼自编一些短小曲艺节目。

王祥寨村经济发展,走的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路子,一步一个新台阶。第一步,他们先后打各类水井20眼,使农田得到灌溉;引黄灌淤,改造了1500亩沙碱薄地。由于生产条件改善,1978年小麦总产达70万斤,比上年翻了一番。第二步,调整种植业结构,要求人均一亩棉,出现了魏云雷等一批年收入15000元的种棉大户。第三步,推广农业技术,实行科学种田,1998年在全镇较早实现了吨粮田。于此同时,他们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已经大见成效。这个村养羊超过千只,受到马头镇党委、政府的表彰。张德柱养蛋鸡4000余只,在他的带动下,养鸡户已有30多家。以魏占营为代表的养獭兔专业户有10多家。魏占红养猪40多头,胡曼军养猪50多头,受其影响,全村近20家成为养猪专业户。魏子顺率先干起加工活动板房生意,年盈利4万余元。在魏占义、魏占红的带动下,全村40多户从事板材加工,仅此一项,年人均增收3000元。王祥寨人既已走上富裕之路,公益事业即不断发展,在办电、修路、接通自来水之后,全部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电话、手机、家用电器基本普及,有3户农民还购买了小轿车。人们展望未来,期望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撰稿人:梁卫东 郭同合 刘庶民 王卫民

编辑:吴玉峰 校核:马志强


附表1

东寺自然村迁出人员一览表

户主姓名 人口 迁出时间 落户地点 迁出原因

靳 民 10 1956 黑龙江佳木斯 迁民

王西江 9 1942 陕西省韩城县 生活困难

王兴理 10 1959 新疆精词县 生活困难

孙清福 6 1956 新疆塔城 支边

孙清结 30 1957 湖北钟祥县 移民

孙福生 5 1957 湖北钟祥县 移民


附表2

柳林自然村迁出人员一览表

户主姓名 人口 迁出时间 落户地点 迁出原因

宋克信 30 1956 新疆石河子 支边

宋金然 20 1956 新疆石河子 支边

宋春然 20 1956 新疆石河子 支边

孙自重 20 1956 新疆石河子 支边

孙留生 16 1956 新疆石河子 支边

赵新院 11 1956 新疆奎屯 支边

李雪良 10 1956 新疆塔城 支边

李二合 35 1956 新疆塔城 支边

李春营 6 1956 新疆塔城 支边

宋孝中 10 1956 江西丰新县 投亲

宋孝德 18 1957 湖北省京山县 支农

宋孝五 10 1963 陕西渭南 支农

宋铁山 6 1963 陕西蒲城 支农

李春山 6 1963 陕西渭南 支农

李三套 7 1963 陕西蒲城 支农

宋合生 12 1957 甘肃省西宁 支农


附表3

柳林自然村迁出人员一览表

户主姓名 人口 迁出时间 落户地点 迁出原因

胡秀山 6 1956 新疆 支边

魏全记 10 1956 新疆 支边

魏化文 6 1956 新疆 支边

魏红赞 10 1956 新疆 支边

魏学清 6 1962 河南灵宝 不祥

魏红义 5 1962 陕西泾阳 不祥

魏进生 4 1962 陕西泾阳 不祥

胡电选 6 1963 山西 投亲

魏子燕 12 1948 台湾 随国民党进台湾


信息来源:东明县马头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