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易经入门

易经入门 易相和象数的联系

发表于:2021-06-03 09:50:56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宋代大儒朱熹却主张不可偏废象数,不像同代程颐那样,一口咬定说,《周易》是一本纯粹谈“理”的书,卦、爻辞中明确表达了“理”。

他对王弼的高论感到困惑,“圣人要说理,何不就理上剖判说?何故恁地回互假托,教人不可晓?

又何不别作一书,何故要假卜筮来说?又何故说许多吉凶悔吝?”(《朱子语类·卷六十六》)

朱熹的观点是很明确的,偏重于理,但不丢弃象数,认为《周易》有两套语言,筮法语言和哲学语言。

其所提出的范畴、命题亦是如此。

其实道理并不复杂,象数有形可见,是为形而下;义理隐含在象数之中,是为形而上。

但是形而上的义理,必须借助形而下的象数才能表现出来。

犹如战场上,子弹击毙敌人,必须借助武器,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但关于《易经》的第一个争端,偏偏就发生在各持一端之言上,进而分出象数派和义理派来,以后又各自发展,史称两派六宗。

有一个例子,似乎能说明这一点,我们都吃过洋葱,洋葱一层皮接一层皮紧紧裹着,你说哪些是它的内容?哪些又是它的形式?

在家庭主妇的刀下,形式和内容也没有分开,甚至一锅煮了。

的确,形式和内容有时根本就是一回事!

我们注意观察电视节目,如儿童类,你能不重视形式吗?

从大的方面看,《易经》的理,仅仅两种而已:

其一为本体之理。作为大道之源的《周易》之理,必然是象、数、理统一的理,是它本身具有的整体和局部相统一的理,而决不是外在楔入之理。

其二为载体之理。指各家借《易经》为载体,来解《易》、注《易》,阐述自己的一套学说,所谓“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这数千年,易学已成一条兼收并蓄的汪洋大河,每个时期都有人泛舟放歌,乐此不倦。这种是“流”而非“源”的理,便是载体之理。

起初包牺氏示象,继而文王演辞,最后孔子说理。.

《易经》锤炼磨砺数千年,于是象、数、理融会贯通,一体三元,不可偏颇。

汉魏王弼率先扫象,提出: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

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

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周易略例•明象》

他认为“意”才是最终目标,象与言只是所凭借的过程。

象必须随用随忘,随取随遣,常保无执无累的心,抛除“言”、“象”的粘滞与牵绊,才能达到意的领悟,这便是所谓的“忘”。

从大的方面看,《易经》的理,仅仅两种而已:

其一为本体之理。作为大道之源的《周易》之理,必然是象、数、理统一的理,是它本身具有的整体和局部相统一的理,而决不是外在楔入之理。

其二为载体之理。指各家借《易经》为载体,来解《易》、注《易》,阐述自己的一套学说,所谓“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