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师起名

起名字徐一什么最好_明朝公务员生存实况,随时被杀头的编制你敢要吗?

发表于:2023-11-17 19:25:57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以贪污、辱华、炫富出圈的“北极鲶鱼”事件终于有了回应,“老鲶鱼”落网了!深圳纪委监委给出了开除党籍,按二级科员确定退休待遇,并收缴违纪违法所得的处分。但是,这一处分结果未能使群众满意,毕竟“北极鲶鱼”的“我家有9位数”“我家那么多钱都是韭菜供的我怎么能不喜欢”等炫富、辱国言论,严重损害了每个中国人的感情。讲究法律与程序正是现代社会的文明基础,但其中也会有许多无奈、难解之处,就算是自我曝光的、为人周知的事物,若缺乏一系列确凿的证据,也难以落到实处。史学研究或许也与之相似:1943年,我国明史大家吴晗在西南联大时,应友人之邀写了一部小册子,这部小册子分别以《从僧钵到皇权》和《明太祖》的名字,由两家出版社出版。吴晗治学非常重视严谨性,而写作本书时身处战乱,缺乏详细的历史资料,加上一书两名,对此很不满意,1946年回到北平后立即着手重写。重写时,吴晗十分注重史料的研究与运用,遇到难点就加以研究,以论文的形式总结成果,并用学术成果反哺传记写作,做到了事必有据、论从史出、“无一事无出处”,每一章末都附有数十、上百条文献。吴晗在后记中提到,本书有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在了检索、注明出处上。

明朝公务员生存实况,随时被杀头的编制你敢要吗?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吴晗(1909—1969),原名春晗,字辰伯,笔名梧轩、酉生等。浙江义乌人。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明史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正是以这样严谨的学术态度考索史料,再辅以优秀的文笔、生动的文学想象,才能横跨历史与文学两大领域,成就了一部严谨如史书、有趣如小说的《朱元璋传》,与《苏东坡传》《张居正传》《李鸿章传》并称为民国四大传记。我们可以顺着吴晗的指引,将目光投向历史,看看以惩治贪污腐败出名的明代,那些缺乏程序、多凭帝王一意决断的“快意”刑杀背后,又有着怎样残酷的社会现实,怎样简单粗暴的治理手段。

明朝公务员生存实况,随时被杀头的编制你敢要吗?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朱元璋立国登基后,就一意整顿吏治,清除贪污腐败的不良风气。对待贪污腐败的官员,立即处死,外加连坐,根本不做什么杀鸡儆猴的把戏,就是主打一个除恶务尽。

明朝公务员生存实况,随时被杀头的编制你敢要吗?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明太祖朱元璋坐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元末明初学者叶子奇在其著作《草木子》中记录到:官吏贪污六十两者,砍头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各地衙门旁边的土地庙就用作剥皮的刑场,因此也叫皮场庙。剥下的人皮则要填上稻草,摆在衙门公座旁边,警戒新上任的官员。然而,就是这样严酷的刑罚也只能治标,无法治本,贪腐仍然屡禁不绝。朱元璋在其亲自编订的刑典《大诰续编》中,直陈对此类事件的痛恨,他说:“自开国以来,两浙、江西、两广、福建的官吏竟然没人能做满任期,都是因为在任上贪污腐败而被处死的。”洪武十八年时,有人告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与户部侍郎郭桓勾结贪腐,朱元璋一怒之下,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的官员统统处死。这一举动追回了七百万石精粮的赃款,也使得数万官员人头落地,引得当时社会震动。但朱元璋并不满足,他还昭告天下,称郭桓等人贪污的赃款折算可得二千四百万石,意思是这几万被处死的官吏没什么好冤屈的。除了亲自下令处死贪官污吏,朱元璋也在民间设定了“除害”的制度。朱元璋在其亲自编订的刑典《大诰》中说到,凡是地方官员有贪污腐败、残害人民的行为,都准许人民上京师投诉,甚至还鼓励人民把贪污的官吏、土豪绑起来,押送到京师,为民除害。

明朝公务员生存实况,随时被杀头的编制你敢要吗?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御制大诰》,明洪武十八年(1385)内府刻本,现藏清华大学图书馆)朱元璋在治国理政时,常把杀戮当方法。或许是因为早年云游过四方,早早看清了元代官员自上到下的贪污腐败、自取灭亡;也或许是因为出身贫寒,真正经历过底层人民遭受的层层盘剥;又或许是多年的行伍生涯,使他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都带上了狠厉……种种因素汇聚,让这位明朝开国皇帝,在历史上留下简单粗暴、决绝狠厉的形象。现代人读来可能会感到除恶务尽的痛快,但朱元璋可不仅是除恶务尽,甚至常常会良莠不分,无论好坏一并铲除。现在,公务员岗位在求职市场上大热,以稳定性博得了诸多求职者的青睐。但明朝初年的公务员,即当时的朝中各级官员,生存却并不容易,别说饭碗了,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

明朝公务员生存实况,随时被杀头的编制你敢要吗?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出警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中间为明朝皇帝,四周官员为锦衣卫)朱元璋处死官员的名目不仅繁多,而且荒唐。德安府县训导吴宪呈上《贺立太孙表》,其中有“永诏亿年,天下有道,望拜青门”,朱元璋将“有道”当成“有盗”,“青门”当成和尚庙,认为是在挖苦自己做过农民起义军,当过和尚,于是将其处死。杭州的儒学教授徐一夔,上贺表赞美朱元璋“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这是多么高的赞誉!但朱元璋却觉得,“生”是说他曾做过“僧”人,“光”是说他当过光头和尚,“则”是说他做过反“贼”,全都是大逆不道的挖苦话,于是一气之下也将他处死。这样的事屡次发生,官员们都怕得不行,礼部于是求朱元璋给出规定,这样大家上贺表都可以按格式填写,免得无端受害。朱元璋在战争时期惯于训练、使用间谍,在建立王朝后,更是将之制度化,设立了“检校”“锦衣卫”等官职,网罗起各色人等,建立了严密的特务网,监视官员、民众的一言一行。大家都熟悉的,写了《送东阳马生序》的学者宋濂,为人谨慎、诚实,据《明史·宋濂传》记载,有一天他请人喝酒,被朱元璋的眼线侦探到了,第二天朱元璋直接问他,昨天喝酒了没有,请了哪几位客人,准备备了什么菜肴?宋濂一一如实对答,元璋这才笑道:“全对,没有骗我。”监视之细密可见一斑,美国FBI听了都得直呼内行。

明朝公务员生存实况,随时被杀头的编制你敢要吗?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那时的官员,不论品级、职务,无论是否贪赃枉法,都有被杀的风险。那些有权势,会危害到皇权的官员,由锦衣卫罗织罪名后再杀。那些自矜而不肯出仕的名士,怕被滥杀而不肯做官的读书人,闹脾气要辞官的官员,也没有好果子吃。苏州的人才姚润、王谟被朝廷征用却不肯做官,立即就被处死、抄家;儒生李仕鲁劝朱元璋发扬儒学、不要尊崇和尚道士,未被采纳,就闹脾气要辞官,谁知道朱元璋更生气,直接让武士将他当场杀死。当时的青年才俊解缙,面对这种政治环境,专门上了一篇万言书,其中说到明朝建立二十年来“无一日无过之人”。并且指出朱元璋选用士人是“取之尽锱铢”,在全国搜求网罗,任用起来却“用之如泥沙”,肆意杀戮。隔着几百年读到,也让人不由得为他捏一把汗。索性解缙受朱元璋赏识,自己也确实也有保命的技巧,在行文只写“天下皆谓陛下任喜怒为生杀,而不知皆臣下之乏忠良也”。正话反说,不批评朱元璋随心所欲杀人,而是批评官员们没一个忠贞纯良的,旁敲侧击,也起到了劝诫的作用。

明朝公务员生存实况,随时被杀头的编制你敢要吗?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人。明初第一才子,史书称“文学书札,独步当时”,曾主持纂修《永乐大典》)朱元璋生于元末乱世,出身低微,在行伍拼搏数十年,终成一代开国雄主。他的人生波澜壮阔、人性多面复杂,所建立的种种制度、施行的恐怖统治,乃至带有温馨与悲情的家庭生活,都由吴晗一一从诸多史料之中梳理而出,让我们得以看到这样一个真实、复杂且有温度的历史形象。而成败如何,功过如何,还待各位读者朋友们自行评说。本书附有帝王年表,全景式展现朱元璋的复杂一生;附有明代文物彩插,直观呈现明代物质文化。

(本文来源: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