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

2025年06月07日 来源: 点击:

渭河沿岸,咸阳高新区高楼林立。厂房里,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电子屏幕上,数据如流水般涌动。

近年来,咸阳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咸阳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达364亿元,占GDP比重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数字的背后,是咸阳市在政策支持、基础建设、产业转型等方面的全面发力。

“智”造升级

激活产业动能

“近30年来,公司数字化转型经历了起步建设、初步应用、深化应用、集成提升4个阶段。从最初的电子办公,到如今将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应用在实际业务场景中,公司实现了生产的升级跨越。”5月30日,中船集团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陕柴重工”)科技信息化部副部长窦振寰告诉记者。

近年来,中船集团陕柴重工将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入研发设计、制造装配和生产运营全流程,陆续建立了基于三维环境的设计数据集成与管理系统等核心信息化平台,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方面迈入新阶段。2023年,该公司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去年10月,该公司申报的《基于三维环境的数字化工艺设计系统》入选陕西省2024年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从“制造”到“智造”,中船集团陕柴重工的发展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咸阳市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聚力推进“一新四化”,围绕企业“智改数转”进行了大量实践与探索,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截至目前,咸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47家,实施数字化改造企业520家,累计建成智能化生产线51条。

政策引领

助力企业转型

去年以来,为不断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咸阳市出台《咸阳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联合31家企业组建咸阳市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联盟,启动实施中小企业“智改数转”专项行动,全力推动企业愿转、敢转、会转。

咸阳市分行业选取基础条件较好、转型意愿强烈的中小企业作为试点,吸取咸阳医药工业集团、兰博机械、杜克普等已取得一定成果的中小企业转型经验,打造可复制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

5月30日,记者走进咸阳医药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现代物流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药品箱。一辆辆AGV自动导向车沿着既定路线,将药品箱搬运出库。

“以前,我们的物料运输主要依靠人工搬运,效率低、成本高,还容易出现差错。”咸阳医药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总监宇雄义介绍,自从引入AGV自动导向车,物流效率提升了30%以上,人力成本降低了20%,实现了物料运输全程可追溯,有效保障了药品质量。

咸阳医药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咸阳规模最大的药品批发、物流配送企业,其现代物流中心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可库存23万件药品。近年来,公司通过引进智能现代物流设施,打造智能化物流运输线,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数字化转型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我们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引入并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有效控制成本。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达3.8亿元。”咸阳医药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疆宏说。

布局未来

筑牢数字底座

近日,在陕西美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货仓内,各种商品堆满了仓库。

“过去,我们的网店遇上‘双11’订单量暴增,往往要花半个月才能完成发货。自从引入WMS(仓库管理)系统,通过优化拣货路径、智能分配拣货通道,现在我们可以实现日处理订单10万单以上。”陕西美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服务部负责人李芹说。

为更好地进行网络营销,公司还借助AI技术生成社交平台宣传文案及短视频拍摄脚本,并启用机器人客服,极大提升了客服响应速度。

武功县电商企业云创智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客户需求,将本地土织布等产品远销美、英、法等国家,年出口额超过2000万元。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数字技术应用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

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咸阳市坚持规划一张图,合力争项目,扎实推进千兆城市创建,建设投用咸阳高新图灵智算中心一期。目前,全市5G基站数量居全省第三,为全市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坚实基础。

“今年,咸阳出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扶持政策,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金补贴和金融支持力度,将支持100家企业实现‘智改数转’。”咸阳市数据局总工程师陈鼎说。(群众新闻记者 张乐佳 通讯员 李桦)

相关文章
  • 大家保险发布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大家保险发布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6月18日,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家保险”)发布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以“实践+数据”的方式,详细披露公司在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的具体成效,首次以专题形式展现该公司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并首次...

  • “电子皮肤”诞生记 从“艰难出生”到“跨界新星”
    “电子皮肤”诞生记 从“艰难出生”到“跨界新星”

    最近几年,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能让机器人拥有“触觉”的“电子皮肤”产业发展也进入快车道。在湖北武汉,一家生产“电子皮肤”的企业,在发展中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逆袭之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总台央视记者 高媛:我尝试拿起一块又滑又软的...

  • 农田进了“托管班”、一地双收赚翻了……各地夏粮丰收有“粮”方
    农田进了“托管班”、一地双收赚翻了……各地夏粮丰收有“粮”方

    麦浪滚滚穗飘香,遍地黄金收割忙。又是一年麦收季节。在山西翼城,当地依托“整村托管”的农业生产模式,整合零散土地资源,对接专业服务组织,助力夏粮丰收。在翼城县云唐村的单产提升项目示范田里,金黄的麦浪与轰鸣的农机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

  • 首批新能源车电池逐步到达“8年质保期” 电池报废后去哪了?
    首批新能源车电池逐步到达“8年质保期” 电池报废后去哪了?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乘用车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截至2024年底,全国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多年全球领先。随着首批电池逐步到达“8年质保期”,加上各项新能源车换新补贴政策落地,我国即将迎来一轮动力电池的集中退役高峰期。这些电池中含有锂...

  • Rokid 上线全球第一个智能眼镜支付 内置支付宝
    Rokid 上线全球第一个智能眼镜支付 内置支付宝

    当你戴着智能眼镜走进商店,挑选好心仪商品后,在收银台“看一下”就能完成支付,这是什么体验?6月17日,Rokid 宣布实现全球第一个可支付的智能眼镜,Rokid Glasses 内置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方便用户在忙碌或不便操作手机时可直接在眼镜内支付,便捷、潮酷...

  • 大湾区首个“家到家”跨境医疗服务上线,平安健康险助力健康湾区建设
    大湾区首个“家到家”跨境医疗服务上线,平安健康险助力健康湾区建设

    6月17日,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平安健康险”)与优家健康(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家健康”)于香港科学园举办大湾区健康服务产品合作发布会,推出行业首个一站式跨境医疗服务产品—“健康医+1,湾区家到家”。该产品将整合内地与香港优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