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公司起名

济南哪个起名公司好(“我与济南高新共成长”|大陆机电:从6万元起步到行业翘楚)

发表于:2023-10-13 03:33:04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修从涛

“第一批入孵企业,第一批入齐鲁软件园企业,第一个建设企业园区的民营企业,第一批登陆新三板的股份公司……”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后称“大陆机电”)在济南高新区创下了多个第一。从最初的6个人6万元起步,发展成为一个注册资金7580万元的行业翘楚,大陆机电董事长荆书典说,正是在济南高新区的政策引领下,企业才发展到今天。

“我与济南高新共成长”|大陆机电:从6万元起步到行业翘楚

视频加载中...

从6万元注册资金起步

到拥有自己的企业园区

1993年,荆书典辞掉了济南自动化仪表厂副厂长的职务,下海了。时值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潮,年轻有激情的荆书典,也像众多“弄潮儿”一样办起了民营企业,研发智能化数字仪表。

“解放路41号”,荆书典仍清楚地记得企业初创时的办公地。“我们6个人凑了6万块钱,是享受着高新区的政策才成立的公司。”荆书典说,那时在社会上办企业最低的注册资金要10万元,但济南高新区有特殊政策,最低5万元就可以。

6个人6万块钱,荆书典和他的小伙伴们给企业取名“大陆”,即“大6”,也有“六六大顺”之意。1993年冬,济南高新区大陆机电研究所正式挂牌,从此,大陆机电与刚成立两年的济南高新区同成长,共发展。

“解放路41号”不仅仅是大陆机电的办公地,也是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后称“创服中心”)最初的孵化基地,创服中心作为济南高新区最早的孵化器,入孵的第一批企业里就有大陆机电。在孵化器里,入孵企业可以享受一个返税优惠,地方留存的部分50%返还给企业,这为大陆机电等入孵企业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在高新区优惠政策的帮助下,大陆机电发展迅速,1995年企业规模达到孵化毕业条件,1996年搬迁到位于华龙路的创业大厦,有了自己正规的办公场所,同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2000年,济南高新区东拓发展,大陆机电跟随济南高新区的发展脚步,来到齐鲁软件园的梯形大厦落户,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研究嵌入式软件,是第一批受邀到齐鲁软件园发展的企业。”荆书典介绍,在齐鲁软件园发展期间,企业获评山东省第一批五家骨干软件企业之一,企业发展动力更足。

2002年,济南高新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荆书典大胆谋划,在现今的新泺大街和开拓路交叉口处买下了40亩地,规划建设大陆机电企业园。“那时候园区周边都是庄稼地,还没有开拓路,新泺大街也很窄,正在拓宽。”荆书典说,大陆机电是第一个与高新区签订买地合同建设企业园区的民营企业。

从智能化仪表研发

到工业互联网仪表平台

有了自己的园区,大陆机电的发展更加平稳快速。荆书典将大陆机电的发展历程形象地用高脚杯的断面来形容,发展之初找饭吃,就得像杯子底利用自己的技术广种薄收,当大陆机电在管控一体化领域做专做强后,做专、做精的过程就像杯子颈,只有具备了技术基础和经济实力才能把产业进一步扩张就像酒杯的肚子,这样才能做到稳步发展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从智能化仪表,到工业控制计算机,再到工业互联网仪表平台,28年来,大陆机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当前,大陆机电正瞄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打造工业互联网仪表平台。基于前期的积累,2019年9月,大陆机电牵头,联合华为、中科院沈自所、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浙江中控等单位成功中标2019年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仪表行业应用服务平台,即工业互联网仪表平台)。这是国家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没有身份证已经寸步难行,在互联网环境下,商品没有条码就进入不了商场,同样,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下,产品没有唯一识别编码就没有市场。”荆书典认为,工业互联网仪表平台将云服务拓展到设备端和非智能化的物,真正实现以万物互联为起点,驱动数据智能应用,架起物与物的数据信息交互通道,这是一个蕴含着多个万亿市场的地方。

从最初的注册资本6万元,发展成为一个注册资本7580万元的行业翘楚,如今的大陆机电业务范围涉及热能电力、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客户遍及全国,服务世界近30个国家。

在荆书典看来,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高新区的政策引领,“企业是伴随着高新区一路成长和发展,是随着高新区的政策引领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正是在高新区的政策引领下,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到今天。”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