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姓氏取名

庞姓起名 名字(记忆东丽—冯口村)

发表于:2023-10-13 01:22:04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冯口村

村情简介:冯口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建村,“文革”时曾更名红旗村。有392户,1055人,除汉族外有回族3人,耕地229亩。东至辛庄村,西至天津钢厂,南至海河,北至杜庄村。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进行拆迁工作,2016年5月启动还迁,村民将陆续搬迁至海颂园居住。

村名的由来

明朝初期,朱元璋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平。朱棣为与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发动“靖难之役”。在战乱影响下,民不聊生,伤亡无数,同时自然灾害频频爆发,许多地方人口数量急剧减少。朱棣登上帝位后,为补充各地人口数量,决定将未受战争与自然灾害侵袭的山西人向外迁移。

明永乐二年(1404年),官方性的移民开始了,其中一户冯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来到现冯口村所在的地方,发现此处地处海河沿岸,水草丰茂,土壤肥沃,便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台上建造房屋,安家立业,繁衍后代。

因为村子是在海河北岸建起来的,在村南有海河的渡口,于是冯姓一家便以自家的姓氏为名,并结合有渡口这一地理因素,将村子起名为冯家口。村名显示了冯氏一族是这个村落的发现人、创始人与建造人,有冯姓迁居到海河渡口的含义。

此后,又有杨姓、刘姓、孙姓等人家从山东、安徽等地迁入,村子人口逐渐增多,姓氏也多种多样,但大家为了表达对创村冯家人的尊重,并没有改村名,依旧使用“冯家口”这一名称。后来因为需要规范村名,把冯家口改为冯口村。

讲述人:刘广起,67岁 整理人:班斓

冯 口 炮 台

冯口村位于老海河北岸,自古以来一直是军事战略要地。清朝时期,清政府曾派军队在冯口村附近驻扎。在海河取直改道之前,冯口村恰好位于海河弯道内侧以北,在冯口村东面还有一条不知名的河流汇入海河,所以在冯口村东南侧有一三岔河口。

清军在勘察此处地形之后,认为此处为交通要塞,航运便利,且易守难攻,于是在此修建了几座炮台,并取名为冯口炮台。冯口村内有一棵有着四五百年历史的老槐树,村民们对其十分爱重,所以又称冯口炮台为大树炮台。

1921年,北洋政府对海河进行第六次裁弯改道,施工河段包括冯口村附近河道。取直工程结束后,冯口炮台随之淹没在新海河河道之中,只有几处小炮台因距取直河段位置较远而保留至今。

讲述人:刘广起,67岁 整理人:班斓

口 土 庙

依汉族民间习俗,全国各地的乡郊地区几乎是一村一庙,一般供奉的是土地爷或女娲娘娘。在冯口村也有一座土庙,与普通土庙不同的是,冯口土庙供奉的是佛像。土庙建造的具体时间已经没有人说得清楚了,大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土庙整体是土木结构,构造简单,占地面积不大,但是内部的布置与修缮却十分用心,大气而简单。进门有一排正房是正殿,正殿大厅里供奉着佛像。正殿两侧有两排小房,据说冯口的先民专门从蓟县运来木材,由手艺精巧的木匠雕刻成小格窗,将其安装在小房上,为土庙增添很多韵味。土庙西侧另有一座独立的房子,里面供奉着一座小佛像。

村民们常常会到庙里去打扫,轮流摆放些贡品以示尊敬。平日里村民们常到土庙祈求姻缘,祈求好收成,或祈求家人平安。在战争时期,冯口土庙更是成为村民精神的寄托所,土庙里长年点起许多祈福的长明灯,祈求家人早日归来、家园平安、战争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口土庙被拆除,在土庙原址上修建了冯口小学。

讲述人:杨玉森,64岁 整理人:班斓

战争中的冯口

解放前的一天,在冯口村附近驻扎的解放军准备向国民党驻军发起进攻。开战前,为了保护冯口村村民不受战火伤害,解放军驻军某团长派士兵到冯口村通知村民迅速转移。村中的地主们纷纷跑到城里避难,村里的富农则躲进自家菜窖,村里的贫农,在保长和几个战士的组织下集中躲到几个大户人家的菜窖里。

两军开战期间,轰隆隆的响声不断,炮弹不断地从河对岸打来。一枚从河对岸飞来的炮弹恰好落在菜窖口,躲在里面的村民看见了,惊恐万分。所幸,炮弹是一颗哑弹,并没有爆炸。但是村民们仍然不敢轻举妄动,生怕炮弹突然爆炸。

就在村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一名解放军战士向菜窖赶来。原来是解放军后援部队发现有炮弹向菜窖方向打来,特派战士前来支援。他向菜窖里的村民们喊道:“乡亲们别怕,千万别动,我马上找人将炮弹运走,救你们出来。”几分钟后,这个解放军战士带着一队人,迅速将炮弹运走,救出了菜窖里的村民。

最终解放军获得了胜利,但是及时调动战士营救村民的解放军团长,却在战场上不幸中弹身亡,英勇牺牲。村民们在海河岸边埋葬了他的遗体,并立起一座墓碑,表达对团长的崇敬与感激。1960年,团长的遗体被迁入天津市烈士陵园中。

讲述人:杨玉森,64岁 整理人:班斓

国民党特务被捕记

解放战争时期,天津警备部稽查处有一名田姓国民党特务一直在追捕中共党员,党组织为保地下党员安全,将地下党员疏散到城市边郊的农村。没想到狡猾的田特务同时也得到了情报,悄悄地带着手下潜到天津的乡下抓捕共产党员。

当时隶属于华北局的一名庞姓中共地下党员根据上级指示,潜伏在天津南郊一带开展工作,为党组织搜集情报。田特务根据情报,秘密地到南郊寻找潜伏的共产党员们。据说这个田特务擅长双手使枪,命中率很高,有许多人死在他的枪下,对于中共地下党员来说是有名的煞星。田特务擅长伪装,经常变换身份掩人耳目,这次他潜入乡下,装扮成地道的庄稼人。

一天午后,庞姓地下党员参与一次为组织传递情报的任务,不料被田特务尾随打伤后被捕。在国民党的监禁下,庞姓地下党员经受了很多酷刑,直到天津解放后才被解救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庞姓地下党员恢复了中共党员的身份。一晃十多年过去,在1963年的时候他成为“四清”工作队队长,主要负责了解村里各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政治表现等。

另一方面,田特务在平津战役后便逃跑了,他从南郊一路变换身份辗转到冯口村,见局势日趋稳定便在冯口定居。田特务为了不被别人发现,用各种方法让自己相貌、口音等发生变化,把身份隐藏起来,和村民一样每天早出晚归,下地劳作,并加入了村里的生产队。在村民的眼中,他一直是一个普通的庄稼人。

田特务以为自己可以永远伪装下去。1963年底的一天,庞队长带着“四清”工作队到冯口村来考察情况。村长将下田劳动的村民们聚集到一起,听工作队的指示安排。庞队长一一地询问社员的家庭情况,当走到田特务面前时,庞队长觉得其有些面熟便多盘问了几句:“你从小是在冯口村长大的?”田特务听到庞队长的问话,心里一惊,琢磨着:“难道被认出来了?这小子当年被我抓住过,对我的印象肯定很深!”他想了一想,小心地回答:“以前住在城郊别处,打仗的时候家人都死光了,后来到冯口种地来了。”庞队长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又多看了两眼,可是一时间也想不起究竟这是什么人。庞队长虽心生疑惑,但由于忙于询问其他社员,便把此事搁下了。

在问完村里的所有人后,庞队长突然觉得刚刚那位村民的一举一动,酷似当年令人深恶痛绝的双枪特务,但这面貌却又有很大的差别,不好确定是否是当年的田特务。庞队长不动声色地往回走,在经过田特务面前时,突然一把抓住田特务的右手臂,把他的袖子撸起来,只见手臂上文着图案,那正是他在加入国民党特务的时候,在手臂上刻下的名字

庞队长说:“想不到还真的是你,你伪装得太好了,我竟然都快认不出你来了。”原来在两人的那次交手中,庞队长曾无意间发现田特务手臂上的图案,没想到竟成了多年后抓住对手的决定性证据。田特务乖乖束手就擒,最后交由政府进行审判。这次冯口村的偶然相遇,让庞队长报了当年被抓之仇,也为国家抓获了一名潜逃在外的国民党特务。

讲述人:刘广起,67岁 整理人:班斓

温泉池

冯口村位于海河北岸,三面环水。村子东面是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南面是海河,西面是一个人工的温泉池。

说起这个温泉池的来历,还要追溯到20世纪。当时日本人在冯口村附近驻兵,为了建造仓库储存枪火,到冯口村西面取土烧砖,渐渐地村子西边形成一个巨大的土坑。日子久了,随着雨水不断填充,这个土坑成为一个大型的蓄水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口村附近修建了一座钢铁厂,钢铁厂将蓄水池改造为炼钢用的冷却池,之后又在旁边挖了两个新冷却池,形成“三大连池”景象。

冯口有许多村民在钢铁厂工作,到了寒冷的冬天,用来冷却钢铁的冷却池附近非常暖和,午休时常有职工到冷却池附近散步取暖。有一天,几个职工在冷却池附近散步时说:“这冷却池子又大又深,就是怕池子里有炼钢的废渣,要不然下去游个泳,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取暖,那还真不错。”另一个职工说道:“这个池子是间接冷却池,用于冷却炼钢的转炉,不直接接触钢铁,没有污染物,水干净得很,而且温度又高,说不定还真能泡澡呢。”这个说法勾起了大家的兴致,马上有人用手小心地试了试水温:“这个温度还真可以泡澡!”几个人索性脱了衣服,纷纷下池子泡澡。

冷却池能泡澡的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村民来这里泡澡,一方面在寒冷中取取暖,另一方面也缓解疲劳。冷却池就这样成了冯口温泉池。此外,由于冷却池里的水常年高温,在春夏不作温泉使用的时候,一些村民在池子里养起了孔雀鱼等热带鱼。

后来钢铁厂迁址其他地方,温泉池也随之消失。

讲述人:杨玉森,64岁

整理人:班斓

破冰捞鱼渡寒冬

冯口村因为三面环水,所以鱼虾蟹资源十分丰富,被当地人称为“鱼米之乡”。每到秋天,河边人家的院子里总是爬满了螃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是村里哪家当天吃饭没有菜肴,随手在院子里抓一只螃蟹就可以做菜,所以当时村中传着这么一句话:“随手一抓,就是一盘菜。”

村里还有另外一个值得称道的水产资源就是白鱼,白鱼呈白色,喜昂头,长约六七尺,味道十分鲜美。冯口盛产白鱼,闻名十里八乡。因为白鱼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对身体十分有益,所以村民们都常年食用。每年冬天,村民们总会在河面上破开一些冰窟窿,捕捞一些白鱼储存过冬。

近年来,随着冯口村的经济发展,村子里相继建起工厂,河水遭到污染,冯口村白鱼产量下降,村民破冰捞鱼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讲述人:杨玉森,64岁 整理人:班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