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姓氏取名

屈姓霸起名(丰县村庄志:城东“七里铺”村的起源、变迁与消失)

发表于:2023-10-09 12:58:36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丰县村庄志:城东“七里铺”村的起源、变迁与消失

七里铺起源、变迁与消失

♣赵景坤

七里铺村因处于丰县城东七里而得名。

据该村杨氏族谱记载:

明朝洪武年间,杨氏一脉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来丰,在城东七里定居,形成村落后起名“七里堡”。

堡,泛指村庄(西部几个省多用此字),因堡与铺同音,后来演变成“七里铺”。

七里铺村在消失前属于凤城街道,北靠齐庄,南邻邬庄,西接杨庄,东连时庄。

2013年7月因开发区建设全村拆除,村民150户260口人整体迁入安居十期定居,从此七里铺村名消失。

拆迁时村民150户,260人,其中杨姓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50%,其余周姓、屈姓、李姓占50%。

七里铺村民世代以农业生产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代繁衍至今。

七里铺西20米有一与众不同的土地庙,因与一段神话传奇有关而名气很大。

丰县村庄志:城东“七里铺”村的起源、变迁与消失

1994年版《丰县志》记载:“七里铺土地庙位于县城东,因距县城7里而得名。

相传高祖刘邦儿时逃避秦兵追杀,行到此庙,追兵逼近,他的父母带他到庙中躲藏,蜘蛛立刻在庙门上吐丝结网。秦兵追到庙门,见满门蛛网,认为里面不可能藏人,便没进入搜查,刘邦因免此难。

后刘邦得天下,大修此庙,并建大殿,且打破封建王朝庙堂不准刻塑龙身的惯例,独准刻塑龙身,为全国最大的土地庙。”

此庙占地面积184平方米,大殿3间,肃穆高大,飞檐抖拱,铁叉云雁,两颗红漆立柱上刻有盘龙,栩栩如生,且有厢房、院落等建筑面积96平方米。

后历代数度重修,终毁于1939年。

丰县村庄志:城东“七里铺”村的起源、变迁与消失

2007年在此遗址出土清代石碑一通,碑为青石质,高2.3米,宽0.66米,厚0.195米,碑首篆书“福德正神碑记”六字。

2009年在土地庙原址又重建土地庙,大殿3间,东厢房4间,西厢房4间,门面房8间,占地6亩,大殿供奉五尊神,从东往西排列,为关公、牛王、福德正神(即土地爷)、财神、华祖(华佗)。

2010年,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专人负责看护。

丰县村庄志:城东“七里铺”村的起源、变迁与消失

七里铺村民全部迁入安居十期。

安居十期坐落在凤城街道西北1公里处,门前紧靠丰沛路。

建国初期,七里铺归城关区(一区),1958年9月归城关公社七里铺大队;1959年7月,县城东9个大队从城关公社分出,成立张五楼公社,七里铺大队归张五楼公社管辖;1983年改为张五楼乡七里铺村;2000年张五楼乡并入凤城镇;2015年改为凤城街道七里铺社区。

丰县村庄志:城东“七里铺”村的起源、变迁与消失

(赵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