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公司起名大全(汉中重要的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汉中三堰”)
前言:汉中盆地雨水充沛,河流众多,汉江穿城而过,同时,作为汉江支流的褒河在古代也是水量充沛,这就造成了汉中境内拥有众多的引水渠堰,汉中水利建设与引水灌溉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兴建灌溉工程。据史料记载,秦汉以来,在汉江大大小小的支流上,先后建有100多处引水堰坝,所以就有“自古汉中多渠堰”的说法,构成了发达的农田灌溉体系,使汉中盆地成为丰饶的粮食产区,有了“西北小江南”的美誉。
在这些渠堰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距今2000多年的“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和杨填堰。2017年10月10日,陕西汉中三堰与宁夏引黄古灌区、福建黄鞠灌溉工程等3处古代水利工程被确认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标志着汉中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联合申遗成功。
一、山河堰
山河堰,又称箫曹堰,因褒河又名山河水而得名,又因“汉相国酂侯(即萧何)、懿侯(即曹参)之所肇创”又称箫曹堰。是中国古代陕西汉中引褒水灌溉农田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与关中的郑国渠、白公渠和四川的都江堰齐名于世。创修于刘邦为汉王都南郑时,是汉中最早的灌溉工程。山河堰在发展汉中农业生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山河堰渠首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河东店褒河谷口。沿河自北而南共有4堰。根据史志资料及民国以来的实地考查,第一堰在褒城北1公里处,又名铁桩堰,于鸡头关下筑堰截水,东西分流,堰废已久,地面遗址无存。民国28年(1939)修建褒惠渠大坝时,在坝基地带挖出木桩千余根,高丈余,围砌巨石,与《陕西通志》中“巨石为主,锁石为辅,横以大木,植以长桩”的记载相似,证明此处为第一堰旧址。第二堰名柳边堰,亦称官堰。据民国28年(1939)《陕西水利》载:该堰位于褒城县东门外,堰长320米,底部贯以木桩,卵石垒砌。引水口在褒河左岸河东店街后,输水干渠曲折东行,至汉中十八里铺南入汉江,全长35公里,支渠60余条,灌田5.4万亩。第三堰在第二堰下游约1公里处,左岸引水,渠长近10公里,民国30年(1941)灌田1.5万亩。第四堰在第三堰下游1.5公里处,民国21年(1932)修建,聚石作堰,右岸引水,渠长15公里,灌田3100亩 。
宋代《山河堰赋山河堰灌区图》碑载:“山河堰盖汉相国酂侯(即萧何)、懿侯(即曹参)之所肇创。”历代修复扩建,史不绝书。三国时诸葛亮屯兵汉中,曾对此堰作过整修。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许逖任汉中知府,“疏濬旧堰,采木石修之,堰成,岁大丰”(《重刻汉中府志》)。南宋高宗时期,汉中守将吴玠于1136(绍兴六年)“治废堰,营田六十庄,计田八百五十四顷,岁收二十五万石,以助军储”(《宋史·食货志》)。《宋史·杨政传》载:“绍兴十年至二十七年(1140-1157),政守汉中十八年,六堰久坏,失灌溉之利,政为修复。”1166(乾道二年),吴璘镇守汉中时,“修复古堰,溉田数千顷,民甚便之”(《宋史·吴璘传》)。1171(乾道七年),吴拱“发卒万人助役,尽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复见古迹,并用水工准法修定,凡溉南郑、褒城田二十三万余亩。昔之瘠薄,今为膏腴”(《宋史·河渠书》)。这是一次规模最大的整修,开创了山河堰灌溉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明、清以来,又多次复修加固。1942(民国31年)褒惠渠建成后,山河诸堰尽纳入褒惠渠灌区 。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3年),褒城知县窦充记载了当时山河堰的概况:山河堰共分三座大堰,在褒水出山后依次排列,都是低矮的溢流坝。坝上游各自开渠引水,分流灌溉。灌溉用水实行水量控制,按亩配水。宋金战争中,南宋以汉中为前方基地,与金人对峙,绍兴中吴蚧曾大修山河堰,水利发展后吸引了数万户百姓来此落户。山河堰在乾道六年(1170年)有一次重要的改建,当时拦河堰已由3座增加至6座,渠系工程也有新的发展。干渠临江一侧增修两座溢流堰,防止干渠引水过多对下游灌区不利;加设了排泄沥水的渡槽和涵洞;渠底设置石板,作为每年疏浚深度的标志等等。改建以后,灌溉面积提高到二十三万亩。此后历代均有维修 。
山河堰管理制度宋代已有记载,明清有较详细的规定并留传沿用。当年二堰之下一百多里长的干渠分上下二坝轮灌。海轮10天,上坝4天,下坝6天,有专人负责启闭闸板;各支流闸门也有固定的宽度和深度,放水时间多用燃香衡量。每年维修按亩摊派。灌区设立独立的管理机构。全堰有总理,支渠有首士,各堰有堰长,田间渠道还有小甲,各负其责。违反堰规则按有关条款予以惩处。建国以后,山河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5年建成了以灌溉为主的石门水库,灌溉规模和保证率都有很大提高 。
二、五门堰
五门堰位于城固县桔园镇,相传始建于王莽居摄2年(公元7年),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古堰由堰口、堰坝、堰渠三部分组成,相传为唐公房(今城固县桔园镇升仙村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传说的主人公)创建,堰口先是土筑,遇大水崩溃;到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城固县令蒲庸将堰口改为石砌,渠底开列五洞,东二西三,形似五门,可以启闭,节制水量,故名“五门堰”。
五门堰工程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拦河坝长374米,坝高1.2米,坝顶平台宽2.5米,坝坡宽15米。渠首五洞下500米处,设有进水龙门2孔,退水龙门4孔,可控制水量,设计科学合理,颇有四川都江堰建筑之风,后经元、明、清历朝数次大规模扩建,建成灌溉渠道百余里,分水洞湃三十六处,浇田五万余亩。五门堰灌溉管理严密有序,专设堰首和洞湃堰长总理堰务,设立制度,勒碑示禁。五门堰灌溉工程为汉中粮食丰收、社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渠堰引水堰坝横跨湑水河,位于河道拐弯处,堰坝呈折线型,现状坝长374米,宽17.5米,高2.5米,渠首引水流量每秒2.5立方米。古堰坝与河道斜交成55°夹角,不与主流顶冲,巧妙的减小了洪水的冲刷侵害,在堰坝上游自然形成的夹心滩,缓解了洪水对引水五洞的冲击力。引水五洞正对主流,取水十分便利。五洞后的引渠宽阔平缓,末端设有冲沙闸,科学的解决了干渠的淤积问题。引水堰坝初创简陋,到宋代“围之以木,聚之以石”, 下用木棬上用竹笼,装石堆砌,笼上打桩,用稻草弥缝,因常遭水毁,199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与片石砌护结构。
五门堰灌溉工程由堰坝、引水门洞、退水龙门、灌溉渠系等四大系统组成,工程遗址、遗迹保存完好。现存遗迹有观音阁一座,龙门寺古寺一所,三进二院,内有太白楼、禹稷殿、大佛寺等明清建筑,存有历代治水县令塑像4尊,藏有水利修建碑、水利纠纷碑、清查田亩碑、水利保护碑、章程碑、歌功碑、堰产碑、书法碑等宋、元、明、清等各代碑刻54通,这些碑刻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古代五门堰的创修、管理及历史沿革。碑文语言流畅,字体娟秀,雕刻精湛,不仅是研究我国古代农田水利的珍贵实物资料,同时还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五门堰是陕西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且至今仍在发挥灌溉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
引水堰坝
灌溉渠遗迹
灌溉渠道是五门堰水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存古灌溉渠遗迹是引水五洞后的引渠,分为东西两条,总长550米,渠宽12米,深约4米,主要发挥引清淤沙,减速防冲等作用。引渠用鹅卵石铺底,堰头五洞用石条加铁水砌筑保护。引渠后的引水灌溉干渠长22.8公里,古有分水渠、湃水洞(口)三十六处。两渠之间有夹心台,均宽18米,台上建有观音阁,为农民祈祷风调雨顺和承办堰事的场所,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由堰长王重魁、吴登岱主持所建。“中塑观音大士,左右配以龙王、土地,取其水土修和,镇静堤洞”。此阁造像毁于1955年。1988年,重修了观音阁,新塑了观音像。
五洞梁
五洞梁为五门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引水控水设施,位于堰坝的东南。 “山之根,有湑谷之水,截水作堰,别为五门,灌溉民田之利,盖甚㙛也。岸之北,稻畦千倾,烟火万家” (宋代《妙严院碑记》),自元至正七年(1347年)重修五洞,改用石条垒砌。五门堰因此五洞引水而得名。五洞梁有五个引水洞门,每个洞门宽1.4米,高1.7米,引水高程设计科学合理,采用“低截深淘”引水原理,巧妙地起到了减沙排淤作用。五洞梁在明万历三年(1575年)整修,道光三年(1823年)修缮至今,系用石条加铁水浇灌而成,坚固耐用,保存完好。
小龙门
小龙门即五洞梁下游300米处的进水龙门和退水龙门,为控水设施。创建于汉代,在宋代重修,明代加固,主要起排洪冲沙,控制引水流量,减少渠道淤积等作用。进水龙门“旧只一门,洞丈八”(汉代),道光三年(1823年),“易为三,阔二丈四尺”。1971年改为两门两闸。退水龙门(又称外湃即冲沙闸、泄洪闸)设为四门,高各2.3米,上架龙门桥一座,便于启闭。龙门桥台为石条砌筑,闸门原为木板制作,后改建为钢闸门,安装3吨启闭机4台。
龙门寺
龙门寺位于堰头西东西向,三进二院结构,占地面积约1920平方米,为明清建筑。龙门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7年),历代为祭祀水神和修建五门堰有功名宦及管理五门堰人员居住用房。太白楼(大门)、禹稷殿、大佛殿等主体建筑沿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分布,两侧有厢房、耳房等附属建筑。
水利碑林
2002年,在五门堰龙门寺内修建了碑廊,收藏水利修建碑、水利纠纷碑、清查田亩碑、水利保护碑、章程碑、歌功碑、堰产碑、书法碑等历代整修、管理、保护五门堰的碑记54通,其中南宋1通,明代4通、清代31通、民国18通,素有“小碑林”之称。这些碑刻碑石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各个历史时期五门堰的创修、管理及历史沿革,碑文语言流畅,字体娟秀,雕刻精湛,不仅为研究我国古代农田水利开发、管理、保护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还有极高的书法文化鉴赏价值。
斗山抱石嘴古渠遗址
斗山抱石嘴古渠遗址位于斗山东北山脚下,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城固县令薛可光(今山西人)扩建引水工程,“相斗峰(即斗山)形势,搭木槽渡引,水始下流,前湾仅栽三千零田”,五门堰之水才越过斗山,向南发展。元、明两代,由于移民大量流入,人口剧增,民意兴修水利,元至正七年(1347年),县令蒲庸(今陕西延安人)修五门堰,凿开抱石嘴石峡通水道,明弘治五年(1492年),城固县令郝晟(山东历城人),用“火烧水激”之法,重开斗山石渠,取名石峡(或石峡堰),“民蒙其惠,立生祠于斗山之麓”。开宽后“深二丈,广倍之”,“重修五洞,改创石渠,凿开斗山后之石峡通水道……灌田四万零八百四十余亩,动磨七十”(《五门堰碑记》)。斗山抱石嘴石渠凿通后,渠道水量倍增,按渠道断面计算,能过十多个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水,灌田五万亩(《重开五门堰石峡记》),不仅扩大了灌溉面积,又发展了粮食加工等农副产业,给灌区人民带来了粮食丰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繁荣。
五门堰水利工程的建成,使得城固农业迅速发展,造福城固。民蒙其惠,不忘前贤,后立乔、高二公祠于五门堰,树碑立传,塑其座像于五门堰禹稷殿之左右间,供后人瞻仰,并定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办会纪念。
五门堰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据五门堰碑和《城固县志》记载,历代修堰名人辈出,如修堰先贤:宋代的薛可光;元代的蒲庸;明代的郝晟、乔起凤、高登明;清代的毛际可、胡一俊、俞逢辰、富明阿、肖翰卿、张克俭、周耀东、张世英等。民国时期及建国后,先后有三位将军,两位省长和两位水利专家到五门堰视察和考察。如明二十年(1931年)杨虎城将军,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杨的部下赵寿山旅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孙尉如军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党31集团军第29军军长陈大庆等视察五门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刘钟瑞工程师后任陕西省水利厅长等考察五门堰。
五门堰历史悠久,工程建筑科学合理,功效显著,倍受历代官府、民众的重视与保护,因而久经不衰。建国后,古堰古建筑得到妥善保护。同时对找回的散失文物,重新陈列保护,修建碑廊一座。1982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五门堰列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五门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杨填堰
杨填堰位于陕西省城固县原公镇丁村。杨填堰相传为萧何、曹参所修,宋代前称张良渠,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至乾道元年(1165年),时任洋州知州杨从仪(陕西凤翔县人)大力整修改造旧堰,灌溉洋州、城固两县农田一万八千余亩,民念其功,更名为杨填堰。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城固知县高登明、洋县知县张书绅共同议决,仿五门堰作法“敞其门为五洞,傍其岸为二堤。水涨则用木闸以洫泛滥,水消则去木闸以通安流”。这是继南宋杨从仪之后的一次大改建,当时灌城固田七千亩,洋县田一万八千亩。杨填堰自古即由城、洋两县各设堰局分管,岁修所用石、竹、木、工均按灌溉面积三七分派“城三洋七”,用水制度严格、健全。
杨填堰引水灌溉工程由引水堰坝、控制堰头(闸门)、灌溉渠道、退水堰洞等设施组成。1994年,汉中盆地丘陵开发建设工程中,将引水枢纽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固定堰坝,对古渠道进行全面加固砌护,建成干渠11公里,支斗渠12条48公里,渠道设计引水流量3立方米每秒,最大引水流量4立方米每秒,灌区灌溉城(固)洋(县)两县10个村, 1.21万亩农田。
杨填堰堰坝遗址
杨填堰堰坝位于湑水河东侧的城固县原公镇西营村西,原为堆石土石坝,南宋时期由抗金名将杨从仪于隆兴元年(1163年)至乾道元年(1165年)整修加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城固知县高登明、洋县知县张书绅共同议决,仿五门堰作法"敞其门为五洞,傍其岸为二堤,“水涨则用木闸以洫泛滥,水消则去木闸以通安流”,这是继南宋杨从仪之后的一次大改建。清嘉庆九年(1804年),城固县丁龙章,洋县张重华重修堰闸,增筑堤坎,并植树以固堤基。嘉庆十五年(1810年),河水屡涨,堰淤百余丈,渠毁一百一十丈。汉中知府严如熤勘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动工修建,于西营村沿河买地重开渠道,南岸(临河面)用河卵石、桐油、石灰混合修筑,又用竹笼装石顺砌,并修五洞,长六丈四尺,修复后改五洞为三洞进水,仍因陋就简,“以石装笼,以桩稳笼,以笼挡水”。 1981年,又遭大洪水袭击,新旧堰坝全毁,当年冬动工重建,改用钢筋笼装石,铅丝网护面,1994年,对堰坝进行了全面改造加固,在原堰址上采用低坝引水方式,拦水堰坝与河道斜交成75°角,建成钢筋混凝土坝体,并新建控制闸门等设施,设计引水流量3m3/s,最大引水流量4立方米每秒,形成现状堰坝全长400m,堰高2.33m,顶宽2.0m。
古渠堤遗迹
杨填堰古渠堤遗迹位于引水堰坝500米处,为砂石、黄泥、石灰混合夯填而成,临河面设置竹笼装石顺河砌护加固,是古渠道的外渠坎。该段渠道于嘉庆十五年水毁,次年由汉中知府严如熤整修,“五洞至帮河堰一里余,南岸向无渠堤,地势卑下,苦无土石,亦用竹笼装石砌堤,宽丈许。自杨侯庙至丁村渡二里许,河之傍渠堤行者,俱用竹笼砌护堤基,中筑三矶,以杀水势。其截河大堰,往岁用木圈装石,横绝中流,密加以桩,遇大水尽冲去,水落又无用,屡年苦之。今岁俱用竹笼装石页顺砌,仍用竹笼外铺宽丈许,以防水翻冲坑。”《杨填堰重修五洞渠堤工程记略》。现留古渠堤遗迹长度约900米,高3.2米,渠顶宽约2.5米。
古湃水龙门
杨填堰古湃水龙门位于引水渠首下游950米处,在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由城固知县高登明仿五门堰作法修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由汉中知府严如熤加固改建,原建筑于1983年大部分水毁,1994年在原址原建筑物基础上进行加固改建,修建排洪闸和节制闸各一处,继续发挥控制灌溉干渠流量,排泄洪水,保证下游渠道安全的重要作用。
鹅儿堰遗址
鹅儿堰位于城固县原公镇宝山村杨填堰的灌溉渠上,杨从仪修建杨填堰时,为了确保堰渠行水的安全和灌溉宝山坡南面的300亩土地而修建。在清汉中知府严如熤任上,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加固修建,因堰整体建筑平面略呈鹅状而故名。整个堰的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在堰的东面是一个节制闸门,南面是三个湃水闸门和一个灌溉用的闸门,全部工程原来都是用石条、桐油加白灰做成,1969年,局部用现代材料进行了改建加固,并在湃水闸上修建了房子。2011年鹅儿堰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从义墓
杨从仪(1089-1167年),字子和,南宋天兴(今陕西凤翔)人。出身贫困农家,中年之后,因金人侵宋,徽、钦二帝被掳,国难深重,他毅然应募参军,在西北战场抗金将领吴玠、吴璘兄弟部下战斗,他勇猛顽强、屡立战功,逐步由士兵升为和州防御使,赐爵安康郡开国侯。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授金州总管知洋州事,75岁高龄的杨从仪退休,因故乡沦陷,不能回家乡安度晚年,便居住在城固水北村(今丁家村)。他晚年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生活,在地方兴办学校,振作士类,重农政,修水利,通运输,疏险滩,组织当地群众修复了淤塞多年的堰渠,人民为纪念他,将经他修浚成功,造福人民的堰渠改称为“杨填堰”, 隆庆五年(1667年)二月十八日以疾终,年78岁,葬于城固县原公镇丁家村杨填堰渠侧。1992年,杨从仪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汉中三堰”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都称为世界遗产,是国际灌排委从2014年起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其遴选标准较为严格,必须满足建设年代在100年以上的灌排工程,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等相关条件。
2016年9月,启动“汉中三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水利局统筹安排下,经汉中石门水库管理局和城固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经专家评估、国家灌排委评审、国际灌排委审定等一系列程序,10月10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灌排委员会执行大会上,由我国申报的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3处古代水利工程被确认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