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公司起名

门窗幕墙公司起名(“乡村阅读的点灯人”——记高海岩闫丽夫妇和他们创办的“览虫书屋”)

发表于:2023-08-26 21:20:53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乡村阅读的点灯人”——记高海岩闫丽夫妇和他们创办的“览虫书屋”

图为闫丽的“锤妈故事会” 记者 李刚 摄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在柳林县金家庄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览虫书屋”,书屋虽小,却窗明几净,别致雅静,书味浓郁。

“览虫书屋”由年轻的高海岩、闫丽夫妻二人7年前自费创办,书香盈袖,苦乐相伴,一直坚持到现在。

高海岩、闫丽夫妻二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二人办书屋的初衷简单朴实:“就是想让村里的孩子‘有书可读’,让书香离村民近一些。”

“自己掏腰包,把书屋办在了农村孩子中间,办在了村民中间,这在柳林还是第一家。”因为这个原因,夫妻二人被十里八乡的村民亲切地称为“乡村阅读的点灯人”。

拿出买房钱,办起小书屋

“我们认定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也没多想,就全力以赴去做了。”2015年11月,夫妻二人将准备买房用的8万余元住房公积金提取出来,创办起了“览虫书屋”。

租房、选书、购书,网上购买书柜、桌椅板凳等用品;分门别类整理书籍、制订阅读制度;自己动手粉刷墙体,设计书屋陈设;从选址到起名,都费尽心思……在周围人或佩服、或质疑、或反对的声音中,“览虫书屋”办了起来。

不足150平方米的4间连通着的房间,被用心地按功能分为绘本室、借阅室、阅览室和成人读书室,上万本书籍充斥其中,狭窄得有些憋屈……那会儿的“览虫书屋”,简陋得有些“寒酸”。

但更让人糟心的是“书屋办起来了,却没人来看书”。书屋成立初期,不仅没有孩子来书屋看书,而且大部分村民都认为学校的书都读不好,孩子哪有精力读课外书。闫丽告诉记者:“那时候村民们认为让孩子来书屋读书是一件多余的事情。”

“没人看书,我们着急。”但高海岩、闫丽夫妻二人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越没人看书,这书屋越要办!一定要让村里的孩子和村民们喜欢上这里,喜欢上看书。”

为改变现状,闫丽远赴北京、广东等地参加培训和学习,考取了亲子导师证和绘本导师证。随后,夫妻二人分工明确,妻子闫丽通过“锤妈故事会”“亲子阅读”等形式吸引孩子和村民走进书屋,丈夫高海岩针对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开展了“经典导读”,让大家感受阅读的乐趣。

渐渐地,孩子们来了,带动着大人们也来了;再后来,大人们自己也来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览虫书屋”,拥有一张“览虫书屋”的借读证成为很多小孩在同龄人中“炫耀”的资本。那时候,在村里上学的孩子一多半成了书屋的小会员,孩子们甚至比着谁的利用率最高,谁在这看的书最多。

后来,为了吸引读者、方便孩子们,他们将办证的押金也取消了,“在这里看书不需要花一分钱,随时来随时走,自己选书、自己登记、自己还书,就和在自己家里一样。”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个紧挨着学校,倾注着高海岩、闫丽夫妻二人大量心血的“览虫书屋”,人气越来越旺,很快成为了孩子们和村民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

“村民需要啥,‘览虫’筹办啥”

“览虫书屋”火了,高海岩、闫丽夫妻二人又有了新的更大的想法。

“要让书屋存下来,并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延伸它的功能。”夫妻俩思来想去,决定“剑走偏锋”,用文体公益活动带动阅读。

“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村民需要啥,‘览虫’筹办啥,不光办,还要办到乡亲们心坎儿上。”与有些寡言的高海岩比,妻子闫丽快人快语。

已经举办了4届的全民健身迷你马拉松运动会,一届比一届规模大,一届比一届影响大。上至70多岁的老者,下至几岁的幼童;近至金家庄本村村民,远至周边乡村和县城的长跑爱好者;活动所需费用、奖品都是村民和商户们百元、十元的自愿捐助,各个环节都由村民志愿者自发组织……运动会已然成为了金家庄乡上万老百姓的“体育盛宴”。

2018年成立了“金家庄乡全民阅读指导中心”,在全乡开展“读书扶贫计划”,为贫困孩子们提供免费读书平台,为成人提供剪纸、书画等免费课程培训,助力脱贫攻坚,该计划前后为近300户贫困家庭提供读书服务。

与柳林县新华书店合作,成为山西省新华书店第一家乡村发行网点;成立家庭教育心理协会,举办家庭教育心理讲堂,把服务延伸到了家庭教育、心理教育领域;举办家长讲堂、成人书法爱好小组、成人读书会、送春联活动……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活动在这个小小的书屋变着花样的和村民们见面,“他们的点子就是多,有些活动我们连听都没听过,村民们都喜欢上了这里。”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家庭妇女王红红,2017年在高海岩的指导下开始练字,两年时间写完12本字帖,并抄写了《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大量唐诗、宋词。如今的王红红已经在镇小学少年宫当上了书法老师,不仅自己活出了自信,也影响着周围的村民。

穆建刚受妻子在“览虫书屋”当图书管理员影响,经常来书屋听课,受专家“农村搞农产品加工是好项目”的影响,穆建刚动员村民把几百亩荒地统一种辣椒,他回收加工。后来,又办起了天成副食品加工厂,成功注册“非馋不可”品牌,加工辣椒酱、西红柿酱和核桃油压榨、手工挂面生产,采取“加工厂+农户”的方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山西省剪纸艺术家协会会员李夏宇、辣椒种植大户石兵兵、“乡村艺术家”高新星……7年来,在“览虫书屋”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在书屋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捕捉到了致富信息,他们在这里找回了自信,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在这里,孩子们在成长,村民们在成长,乡村文明在振兴。”闫丽说。

“览虫书屋”渐成“燎原之势”

书屋虽小,承载的功能却越来越多,潜移默化影响和改变着乡村风貌。

目前,以“览虫书屋”为中心、辐射全乡的“五在”农村文化活动的“金家庄模式”逐步形成(即:跑在我的乡村、读在我的乡村、讲在我的乡村、写在我的乡村、爱在我的乡村),在一方沃土掀起了全民文化素养提升的热潮,提升了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青年人才党支部、农民夜校、乡村文化推广站、乡村记忆室……“览虫书屋”独特的运行模式及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引起了金家庄乡党委、乡政府和柳林县委、县政府地关注和支持。

柳林县在全县推广“览虫书屋”的经验做法,专门出台了《关于推动“览虫书屋”经验做法,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柳林的实施方案》,将这项工作作为各乡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柳林15个乡镇都有了各自的乡村书屋;

柳林县教科局面向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制定了《柳林县阅读新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柳林已经形成校内校外双轮推动的阅读机制,“书香柳林”格局已基本形成;

金家庄乡党委、乡政府更是将“览虫书屋”作为全乡乡村思想文化主阵地,资金、人力、组织上给予“览虫书屋”大力支持。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目前,“览虫书屋”模式已在柳林县各乡镇开始推广复制,为推进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柳林”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最享受的还是守着孩子们看书的时光,这里有希望。”书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高海岩、闫丽夫妇初心未变,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们总会驱车回到二人钟情的书屋,归类图书、接待读者、指导读书,忙得不亦乐乎……(记者 李刚)

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