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女孩起名

起名字是根据什么名字(春秋小知识:古代女子这样取名字)

发表于:2023-08-25 10:47:30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长知识了

大家熟知的一个成语“待字闺中”,表示女孩成年后尚未出嫁,等待生命中的真命天子。这个成语的出处与周王朝的婚姻制度息息相关。

周王朝是个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子未出嫁之前是没有字(古时名和字是不同的),只有小名或者按照排行取名,如“惠公元妃孟子”,就是说鲁惠公的第一任夫人叫做孟子,子是她的姓,孟是排行,按照孟仲叔季的排列,就是老大。女子只有在出嫁时,有夫家给取“字”,女子才有名字,如果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及笄,十五岁)还没有嫁出去,因女孩及笄后没有嫁出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家长不好意思说尚未婚嫁,只称“待字闺中”。

郑玄注《礼记·内则》:“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春秋小知识:古代女子这样取名字

那么,古代女子是怎样命名呢:

一是排行+姓,如前文所称的孟子,包括鲁惠公后来再娶的仲子。

二是谥号(或夫谥)+姓,这个就比较多了,如《郑伯克段于鄢》中记载“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什么意思,就是说郑武公从申国娶了个媳妇,后来的人们称她为“武姜”,武就是郑武公的谥号,申是她的姓。同样的还有卫宣公的夫人“宣姜”等。

三是出生国名+姓,例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博美女一笑的褒姒,就是褒国姒姓。

春秋小知识:古代女子这样取名字

邓公簋

四是丈夫国名+姓,例如应嫚,本是邓国人,嫚姓,嫁到应国,在1980年出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应国墓地的“邓公簋”有记载,是西周中晚期的铜簋,簋盖与器内底部均有3行12字铭文:“登(邓)公(乍)作应嫚毗媵簋其永宝用”。史书中记载的还有郑庄公的夫人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