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男孩起名

陈文起名男孩(「陈文教育感悟」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发表于:2023-05-13 11:06:41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陈文教育感悟」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访谈录

陈 文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先生,2005年5月21日应邀来到山城浏阳。22日上午,在新落成的欧阳予倩大剧院,他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革命》为题与我市1000多名教师作了交流。笔者有幸参与了邀请、陪同李老师在浏讲学的全过程。现将21日晚与李老师交流的一些话题笔录下来,以便广大教师全面了解这位当代基础教育领域里的思想者与开拓者。

教育其实很简单

陈(陈文,以下简称“陈”):李局长您好!我们都是语文教师,是同行。我对您有所了解,非常敬佩,今天有幸把您请到浏阳,为我们的教师讲学,我要代表教师们谢谢您。

李(李希贵,以下简称“李”):浏阳在我的脑海里是有印象的,浏阳花炮响天下。一首《浏阳河》传遍了全中国。再者,浏阳人杰地灵,谭嗣同、胡耀邦,都是我敬仰的人物,能够来浏阳和老师们交流,是我的荣幸。

陈:您是教育世家吗?我很想了解您的身世。

李: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的长辈和亲友中没有人做教师,没有人懂教育。但他们却以勤劳、善良、宽厚的品格无声地熏陶了我,为我奠定了做人的基础,让我能够自由自在地生长。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幼年、小学、中学、大学,为人师,做校长,当局长……似水流年,已经过去了46个春秋。从事教育工作也20多年了,随着阅历的增加,反倒越来越多地审问自己,什么是教育?从我的经验看,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陈:一腔真爱,一份宽容,说得真精辟!您觉得一个人的成长除教师的教导、书籍的指引外,还有其他因素吗?

李:有。青少年时期的朋友群体至关重要。大家相聚在一起,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支撑着,虽然个性不同,但却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彼此包容,学会了互相欣赏,学会了和谐相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重要。每个朋友都是对方的镜子,每个朋友都是对方的老师,相处的过程就是共同成长的过程。另外,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同龄伙伴相互影响外,一定要有那么一两位亦师亦友的长者,用他们的人格,用他们的人生智慧,用他们宽阔的胸襟,用他们那种对后生真诚的欣赏和尊重,来引领年轻人,开始人生之旅。

陈:我经常跟我的孩子说:一个人有多好的习惯就有多大的成就,交什么样的朋友就交什么样的命运。

李:很对呀。

教改似乎格外难

陈:我几年前就了解到您的语文教改实验。前年又读到过您的专著《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研究——语文实验室计划》,您的教改是怎么起步的?是什么让您对这项教改如此倾心?

李:我的语文教学改革是从我工作的第一所学校——高密四中开始的。说实话,首先也只是小打小闹。我搞了一个“每天10分钟”课外阅读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可供阅读的材料,归类整理,加上阅读提示,打印后,每天定时发到学生手里。

陈:这个“每天10分钟”课外阅读活动对材料是怎么取舍的?

李:阅读材料大致分四类:一是配合新授课,帮助解决教材中重点难点的;二是帮助学生对一些成语、典故加深理解的;三是对学生课外阅读引路的;四是对课文内容归纳整理的。这项活动进行了好多年,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陈:后来,您搞了“ACT语文教改实验”,这个名单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李:我的“ACT语文教改实验”,意思是让学生主动、积极、自主地学习。这个名字受到好多人的非议,普遍的理由是说它标新立异。不错,这个名字就是为了标新立异,引起人们注意,就是要告诉实验老师,不能再用传统的方法教语文了,学生不能再用过去的方法学习语文了。可实验起来并不像我想像的那样顺利,原因正是由于教师的观念。你要他放时间,他讲着讲着45分钟就过了;你要他放权利,他感觉本来就没有什么权利可放。要搞真正意义上的教改似乎格外难。

陈:您到高密一中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高中这一块的改革很多地方,很多人是讳莫如深的,因为要面对高考。您却义无反顾地穿越“雷区”。穿越“雷区”的过程中您是如何面对的?穿越“雷区”后又有哪些感喟呢?

李:我在高密一中当了三年校长,这是我的重要成长期。在这期间,我开始形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并尝试着把它付之于教育实践。我一调入高密一中就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在高中这样一个推行素质教育的“雷区”里,究竟能不能既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不降低学生的升学成绩。究竟能不能让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下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成长,全面地发展。于是,我在调到一中的第一个开学典礼上提出了新校训:为四十岁做准备!这个极富个性和生命力的校训慢慢得到了师生的认同。尔后,我让教育改革为学生着想,从细节入手。我的目标是“建设民主校园”。我们通过讨论,形成了“学生在我心中”的工作主题。各部门都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工作。在学生这方面,我们提供时机,让学生自我锻造。我把语文教改实验取名为“语文实验室计划”。这项实验最大的改变是课程安排:每周只用两课时完成教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把四课时拿出来,让学生到自修室去读书。“语文实验室计划”带来许多学科的教学改革,各个学科都要求建立自修室,我们就建起了自修大楼,有4800平米,可以满足1600名学生同时自修,内设30多个自修室,这里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几年下来我觉得作为校长,要为学校的发展定好位,要让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我当时的目标是把学校办成一所省内外知名的特色学校。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第一位的就是教师的一流。教师的一流不仅仅来自于学校的刻意培养,更来自于一个可以激发生命活力的机制,来自于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管理就是服好务

陈:您由一名语文教师成长为一校之长,后又出任一个县级市的教委主任,如今已是一个管理十五个县、市、区的教育局长。在别人眼里,您是一个成功人士,您自己怎么看?

李:从教20多年,我自认为,我的成功不在于我从一个普通教师当了校长,做了局长,而在于我从读教育这本大书的过程中,感悟了人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命形态,找到了一条属于我自己的道路。

陈:我想了解您在高密教委主任的位置上是如何管理一县的教育的。

李:我在担任高密市教委主任三年多的时间里,围绕“让高密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一主题,在县域里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这些探索包括教育内部的改革,如考试的方式方法,改变评价的措施机制等。教育外部的让重视教育成为党政领导的“需要”,把领导对教育事业的“觉悟”变成他们的“责任”。这样内外联动,教育这台交响乐才会产生激昂的旋律,催人奋进的效果。

陈:主管一个地级市的教育压力更大吧,您实行了一种怎样的管理呢?

李: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我信奉“管理就是服务”,我是背负“打造教育强市”的梦想去赴任的。“什么是教育强市?怎样把潍坊打造成教育强市?”这是我几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想,打造教育强市的着眼点,就是人,在人的潜能的最大化上。教育强市的建设必须建立在所有的领域都构建起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机制上,最大限度地解放人的思想,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人的智慧,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而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只有靠改革。这几年潍坊的教育改革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取消了所有中小学校的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二是取消了直属事业单位对学校的行政管理职能,让学校自由呼吸,自主发展;三是改变了按教师人头拨付经费的传统分配制度,目前,生均拨款机制已初露端倪;四是建立起办学效益评估机制;五是成立“教学评价鉴定中心”,引导教师专业发展。当然,要把这些真正落实到位,还需走一段很长的路。

陈:这些改革措施都是“伤筋动骨”的,要耗费您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我经常能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读您的文章。特别是您对课改中的一些课例的分析文章,让我觉得您这位教育局长真正姓“教”啊。

李:教育局长当然应该姓“教”。我有自己的教学联系点,我每月都要下到联系点听课、评课,与教师座谈。从教师中来,从教学中来,我的管理就有了根基,我的说话就有了底气。

陈:我们做教学业务管理的同志都应该好好向您学习。您一生肯定读了很多书,请问哪几本书对您的生活、工作影响最大?

李: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现在回想起来,有两本书对我影响最大。一本是玛丽·凯的《掌握人性的管理》,这本书中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管理的成功就在于使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对我印象最为深刻,我把她的“掌握人性”的实践在班级、学校实验,果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一本是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人生的智慧》,它告诉我怎样生活、怎样思考、怎样经营好人生。

陈:我要好好读这些书,同时推荐给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好好读。今晚的交流令我终生难忘。祝您在浏阳一切顺意,祝您明天的讲学取得成功,祝您在教育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谢谢您!

李:谢谢!祝浏阳的教育事业更加辉煌!(原刊于《湖南教育》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