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男孩起名

秦姓男孩寓意起名(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发表于:2024-04-19 09:42:06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清朝太监是清代专为皇帝及宗室功臣服务的男性官员,受宫后负责皇宫内廷及宗室功臣府内宅的生活服务工作,为奴为仆。另一方面,太监也是皇帝及后妃的近侍之人,视之如心腹。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其中敬事房负责办理宮內及园林内一切事务和礼仪,承行內务府文移,收纳外库钱粮,其余各处太监专司随侍、守护、承应、洁扫、坐更等事。

宫外的太监由内务府及礼部、工部等直属,负责宫外陵寝,仪仗,祭祀,,造办等事。俸禄和禄米要低于宫中敬事房的太监,而且没有公费银。

敬事房的俸银分十三等,从每月八两至二两(宫外太监最低一两)不等,禄米分十四等,每月八斛至一斛半不等 。太监在宫中吃喝基本不用花钱,每年的银子攒起来再加上年节的赏钱,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之家而言确实是一笔很大的收入,除了可以养活自己外,还可以寄回家养活一家人,所以很多穷苦人家被逼无奈下把男孩送到宫里当太监。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太监的选拔与受宫

 “历朝宫中任用阉宦,此举最不人道,是中国古代粃(糟粕)政之一”清代年龄适合的男性,自愿入宫者要参加选拔,选中可以做内侍的人则被受宫(不是宫刑)。

选中者被阉割之后,必须居于密室,避风百日,见风就死,如发生感染或无法排尿那就无药可医,还要面临经过导尿,消炎等生理难关,所以一般太监多选年幼者无家室者,如果是成年者受宫是极其危险的,死亡率也高。受宫后,即“聲雌頷禿,髭鬚不生,宛然女子矣”

  康复(活下来)之后,还要再由内务府验明正身,十六岁以下未娶有家室者,交由地方、熟火两处首领管教。十六岁以上及已有家室者,则照例外放给各宗室功臣府或园林祭祀使用。

太监受宫也被称为去势,其被割之阳具会被木炭包裹,直至风干,用黄油纸包裹封存于境事房。一生无儿无女,以宫禁为家,太监除役或退休出宫时,会赎回自己的阳具,死后托人置于棺内,作为“完整之人”下葬。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王公大臣府太监编制

嘉庆朝之前,除内庭外,各宗室功臣府可用太监人数并没有定额。乾隆癸亥,乾隆帝注意到太常寺任命的太庙司香太监,都是用年纪老迈且耳聋眼花者充数,不足以昭诚敬,还命王公府中各交太监二名去太庙服役,并设七品首领一名。

除了皇帝御用外,还可以使用太监的府邸(嘉庆已末)有:

亲王府准用七品首领太监一人,太监四十人。

郡王府准用八品首领太监一人,太监三十名。

贝勒府准用太监二十名。

贝子府准用太监十名。

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府准用太监八名。

公主额驸府准用太监十名。

民公府准用太监六名。

一品以上文武大臣府准用太监四名。

不入八分公及二品以下,民爵侯以下,都不准私用太监。

宗室王公府所用太监年终报宗人府查核,民公及一品文武大臣等所用太监,年终报都察院查核,俱各彙奏。

(由于皇宫太监编制过于繁杂,留在下篇详述)。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清朝太监的品级最高永为四品

清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设立敬事房,设置总管,副总管太监。

“敬事房属内务府管辖,专司宫内一切事务奉行谕旨及承行内务府各衙门一切文移,凡事俱照定例,敬谨奉行”。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五日,也是是离康熙帝去世前八日定:敬事房设正五品总管太监一员,从五品总管太监三员,六品太监二员。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雍正元年九月初九日定:

宫殿监督领侍正四品,

宫殿正侍从四品(即上述总管太监)。

宫殿监副侍正五品(即副总管),内廷侍从太监五品。执事、内廷侍诏太监六品。内廷供奉、执守侍太监七品。内廷供用太监八品,侍监太监八品(以上称均首领太监),内侍太监九品。

雍正四年六月二十六日定:

敬事房正四品总管太监为宫殿监督领侍衔。

从四品总管太监为宫殿监正侍衔。

六品副总管太监为宫殿监副侍衔。

七品首领太监为执守侍衔。

八品首领太监为侍监衔。

雍正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再定:太监品级以后不分正品和从品,比如五品加一级就是为四品,降一级就是六品,自此永为定例。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乾隆七年十月十五日定:宫内等处太监官职以四品为定,永不加至三品以上。(不分正从)。

为什么清朝太监最高四品呢?主要原因是其上级主管的内务府是三品衙门,敬事房归属内务府监管统摄,而内务府,工部,礼部也直属有太监机构。所以总管太监最高只能授四品官职,副总管授六品官职,随侍等处首领应授七品官职,宫殿等处首领授八品官职。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清朝太监的称呼和服饰

清朝太监分两种,有品级顶戴的老资格内监称老爷,外臣尊称为总管。没有品级顶戴的老资格内监称为师傅,外臣一般尊称为公公。

  一般太监头目都会收徒弟,并不是像清代电视剧里那样,老太监那样动不动就认干儿子。大太监散班后,小太监就给师傅捧痰盂伺候洗漱,洗衣服扇扇子,捶肩揉腿,稍有不如意便会招来师傅的打骂,师傅俨然如主子一样。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平日宫中无论大小太监,夏日皆穿葛布箭衣,冬天则换葛布棉衣,系白玉鉤,腰缠黑带。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清世祖竖铁牌,禁止内监干政

顺治初年,顺治帝(多尔衮)设立了太监十三衙门,十三衙门首领太监位高权重,其中乾清宫执事官称为“都管中堂大人”,地位与内三院大学士相同,其他各监掌监太监称为“部堂大人”,地位等同于各部尚书、侍郎。

顺治十一年,皇帝设宴,内建十三衙门的总管争先入殿参拜,顺序竟超越宗室诸王,户科给事中郝杰上疏贬斥这种亡国行径,顺治帝当即下令:朝贺大典,内监不得入班行礼。十三衙门掌监太监交刑部处理“。剥夺了清朝太监类似明朝入殿参政的权力。

顺治十二年,顺治皇帝下令铸立“内监不得干政”铁牌,放置于交泰殿,规定太监“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劣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特立铁牌,世世遵守”。并开始裁撤宫中太监人数。

顺治皇帝驾崩后,康熙继位,裁撤了十三衙门,设立内务府管理皇宫,园林和祭祀场所等事务,并在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设立敬事房,专司内监事务。

  康熙朝对太监的管理很严格的,康熙帝下谕曰:“太监不可假以威权,事发即杀之耳”。犯罪的太监绝不宽恕。至清高宗时,颁布太监则例七条,宫殿监处分十一条,凡例四条,各处首领太监处分十六条,而且太监的钱粮按则例数额,永远不许添加。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乾隆朝太监四姓

经典历史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四王爷胤禛前往宗人府探视被圈禁的十三阿哥胤祥,被秦姓小太监挡驾,胤禛怒骂太监不记得自己姓什么了,为什么改名姓秦,是不忘秦朝被太监赵高乱政所亡。

其实,清代太监改姓主要是集中在乾隆时期,但不只改姓秦,还有赵姓和高姓和王姓。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乾隆初年,凡担负奏事的太监改姓秦、赵、高三姓,起初并不是让太监们时时要记住不可干政而是高宗借此三姓(字)以自我警示不忘秦朝是被赵高“指鹿为马”,逼太子扶苏自尽,从而迅速亡国。

后来为凡是负责给皇帝奏事或送折子差事的太监,又多改其姓为王,因为王姓最多(当时),官员很难辨别出“王公公”具体是哪位,从而无法事先巴结,从而杜绝泄密。乾隆朝对待太监管教最严,命内务府大臣监管和统摄,敢有干预朝政的立即遵清世祖铁牌处死。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因干政或轻狂被责罚得太监

高云从

高云从,乾隆中期奏事处太监,因向朝臣私自泄露皇帝评价道府的朱批,“以贱役无忌惮”,被乾隆皇帝皇帝处以磔刑。向高云从行贿打探消息的大臣,大学士于敏中、军机大臣舒赫德、尚书蔡新、总管内务府大臣英廉等高官都受到了严厉申斥,左都御史观保、侍郎蒋赐棨、吴坛受到了革职处分。

和珅则打太监

清朝乾隆内务府总管大臣和坤负责监管太监,有几个太监私下议论时,竟敢直呼老状元、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四库全书》副总裁梁国治(谥号文定)的名讳。

和珅得知后大怒,不要说太监不可以直呼其名讳,就是皇子诸王见到当朝大学士也要鞠躬请安,叫声师傅。

和珅下令立刻把那几个太监绑起来,杖打数十棍,太监们瘸着腿向梁学士叩头谢罪,才免于一死。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曹进喜

  到了嘉庆朝,乾隆晚期近侍太监曹进喜,他历经雍乾嘉三朝,年过六旬,朝中内外都知道他的”大名“。

他的侄子在通州考试,因为曹进喜的缘故,学官暗中选拔曹进喜的侄子的卷子,让其试卷名列前茅,搞得很多通过寒窗苦读来应试的学子意见很大。

曹进喜还结交外省的督抚,每年这些督抚都会给曹进喜送“礼敬”,以打探宫中的消息,甚至王公贝勒也不乏给曹进喜送礼的。

嘉庆帝考虑他是前朝的内宫老人,也没难为他。嘉庆癸未夏,吏部的月例折子迟迟交不上来,嘉庆便询问军机大臣。曹进喜得知后,在大殿上大声指责吏部官员延误之罪,他又让兵部也交付月摺,以便皇帝知道后方便奏对,其咆哮的声音“颐指气使,声震大内”。

嘉庆帝得知后大怒,一个奴才竟敢如此呵斥吏部和兵部的官员,宛如明朝东厂再生,嘉庆帝把曹进希抓起来,立加斥革,廷杖二十,贬去端门内司,永远不许出门,圈禁到死。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贺进喜

可惜自和珅被诛之后,内务府大臣多不是当朝重臣或宠臣兼领,权威下降。所以敬事房等各处太监也越发地放肆,总管一级的太监也不在惧怕大臣,慢慢竟敢和朝臣分庭抗礼,太监也逐渐变得没有了规矩,乾隆朝的很多约束也成为了一纸空谈。

光绪年间,内阁学士溥顾因延误朝期,居然被首领太监贺进喜当众责骂,直到内监的顶头上司内务府大臣福锟站出来,对贺进喜严厉审讯,革去了其首领职务,杖一百枷号一月,发配下贱腌臜处当苦差,才算了事。当然贺进喜这样的普通首领太监被责打发配,也只是表明内务府作为太监们的顶头上司的一种态度,如果要是换了李莲英,崔玉贵一级的敬事房总管太监的话,内务府大臣则首先要看慈禧的态度,不仅不敢责打,可能反过来还要巴结他们呢。

清朝内监守则(上)太监等级编制,乾隆定太监秦、王、赵、高四姓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