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姓氏取名

叫吕子什么的起名(姓名关天——感受中国表字文化之美)

发表于:2024-03-08 18:09:04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姓名关天——感受中国表字文化之美

小姓名,大乾坤。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遗,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表字的产生

“字”的产生,是出于避讳,也就是尊崇长辈的伦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灵和先祖的时候,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称呼先祖的名,这样就产生了字。因此,“字”实际上是表示尊敬的人名。表字一般是在成年的时候,由父母或者族中长辈取表字表示其德行或者一种美好的祝福。

你不能再把司马相如叫成司马犬子,把陶渊明喊成溪狗,也不能把杨玉环叫成玉娘,除非你是他们的尊长。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宋江喊李逵的小名铁牛,估计李逵不会怎么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这么叫,恐怕就有被杀头的风险。

大概从商朝开始,就有表字这个说法了,在汉代贵族中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表字文化。一般平民百姓的小名就差不多是名,大名就是字。

在先秦时,字已经是某些贵族的官方称呼,并且甚至改变了姓氏。譬如,孔子本是宋国公族后裔,子姓,后来其六世祖孔父嘉被杀,离宋,丢失了姓氏,便以孔为姓。而实际上,孔父是他的表字,嘉是他的名。

表字最大的实用之处在于,一般家中长辈称呼后辈名,以示亲昵;而平辈的人或者小辈这要称呼其表字。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孩女孩,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按照这个说法,取字,是一种成年礼。

那么“字”是何人取的呢?

一般说来,是自己给自己取的。其实古人还是很民主的,成年了,有独立想法了,觉得长辈们取的名不太好,或者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那就再取一个吧,就是“字”。当然,也可以由长辈代取。

姓名关天——感受中国表字文化之美

表字的含义

表字一般有这么几种主要形式:

一、同义反复

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二、反义相对

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三、连义推想

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其他还有代表长辈美好的期待和愿景的,比如苏轼,子子瞻;苏辙,子子由;代表兄弟排名的,比如孔丘,字仲尼;因为排行老二,在尼丘山生的。曹操字孟德,排名老大。还有一种纯粹就是美好的字眼,比如刘备,字玄德;杜甫,字子美。

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姓名关天——感受中国表字文化之美

表字的举例

古人的名字比现在复杂了,特别是贵族,如果你穿越到古代,你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们。

他们有姓,有氏,有名,有表字,还有号,等等。

举个栗子,姜太公大家都知道吧?

关于他的称呼有点多:姜尚、吕尚、姜子牙、吕望、姜太公、太公望、齐太公。

是不是有点蒙圈?

实际上,作为晚辈,我们应该称呼他为吕子,牙。他姓姜,这是他炎帝后裔的身份;他的氏为吕,这是他的分支;他的名是尚,这相当于小名;他的表字是子牙,这是平辈应该称呼他的尊称;他因为成为周王的重要谋臣,又被尊称为太公望,相当于周室给他带的高帽子;后来又被封在齐,又可成为齐太公。另外他还有一个号,不太出名,叫做飞熊。

那么这个里面最常见的一种称呼,是姜子牙,里面的子牙就是他的表字。

姓名关天——感受中国表字文化之美

表字的文化

古人取名字,名与字之间是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的,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士族是从贵族来的,因此表字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

例如:屈原,字原,平为名,原为字,平与原二字相连。

孔融,字文举,融为名,意为融会贯通,文举为字,文章一举成名,文星高照。

白居易,字乐天,乐天与居易,相辅相成。

王莽 字巨君,联系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很妥当了。

韩愈,字退之,超过了,恩,退一点,多么活泼生动,给韩公起名的真妙人也。

朋友熟人见面则称字,称呼长辈的时候不能称名,形成所谓“名讳”。这是为什么我们在三国演义里面,经常看到称呼孟德、玄德、云长等等,却不叫操、备、羽;因为那时候习惯称呼其子。因为讲究郡望出身,因此士大夫之间的称呼往往是出身地+姓+字,譬如北海孔文举,实际上就是孔融。

姓名关天——感受中国表字文化之美

表字的消失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随着时间的发展和贵族的没落,称呼其名逐渐变得多了起来,而称呼字的逐渐少了,直至明清、近代,已经很少人称呼字。相互称字已经是一种书面化,而且大多是在文人或政治圈里,一口一个太白老兄、子美贤弟的现象已经远离了大家的视野。很多人也没有表字了,逐渐被笔名、艺名、绰号等取代。

但往往小孩有个小名,是亲戚们称呼的;而后有个大名,是长大以后称呼的。从称呼的角度,小名已经代替了以前的名,而大名代替了以前的字。

姓名关天——感受中国表字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