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姓氏取名

过姓起名(汉字历史——抽象篇(过)附古文)

发表于:2024-03-08 17:35:17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汉字历史——抽象篇(过)附古文

向尸骨走去

抽象篇


汉字历史——抽象篇(过)附古文

“过”guò,会意字,初文写作‘汉字历史——抽象篇(过)附古文’,郭店楚简写作‘過’,从辵冎声,‘汉字历史——抽象篇(过)附古文’字目前最早见于西周早期。西周早期的‘過’字有两款:一款由‘冎’和‘止’组成,另一款由‘冎’和‘辵’组成。商末周初,‘彳、辵、止、夊’皆与走路有关。战国楚简也有两款:一款由‘辵’和‘咼’组成,另一款由‘辵’和‘化’组成。秦简的‘過’字由‘辵’和‘咼’组成,后成为主流。辵,与走路有关;冎,与人骨有关。造字本义:向尸骨走去(奔丧),引申为‘到某处、拜访’,如《战国策·齐策四》:“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过晤(前往会晤)、过临(光临;惠临)等;引申为‘告别’,如别过等;引申为‘去世’,如过世、过背(去世)、过七(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等;引申为‘怪罪、责难’,如不过(不怪罪)、过谪(责备;怪罪)、过适(怪罪;责难)等。

备注:周礼重孝,不奔丧者被视为‘劣迹’,即过错、罪过等。

战国中期包山、郭店楚简的数款‘过’字写作‘从辵从化’,应该也是‘奔丧’义的一种变体,即向‘火化’走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某些地区就有火葬习俗,这在《列子·汤问》、 《吕氏春秋·义赏》、《荀子·大略》等篇均有记载。《墨子·节葬下》记载道:“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

【玉篇】度也,越也。

【正韻】超也。

【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

【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

【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又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

【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又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又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又卦名。易大過,小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

【廣韻】經也。

【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又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又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又㵎名。【詩·大雅】溯其過㵎。

又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

【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汉字历史——抽象篇(过)附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