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姓氏取名

乐姓男孩起名五行缺金名字(论语史鉴:唯君子能知乐)

发表于:2023-05-09 09:09:49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第三篇第23章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语:告诉、讨论。


大师:大通“太”,指古代乐官之长。古者司乐之官,即司教之官,故称之曰太师。


如《尚书·尧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编导了当时最高水平的乐舞《韶》乐,孔子听后赞叹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论语史鉴:唯君子能知乐!


翕:合也,形声。从羽,合声。本义:闭合、收拢。如《韩非子·喻老》:“将欲翕之,必固张之。”


翕又指和好,如《诗·小雅·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王安石《知人》:“君民翕然,倚以致平。”


翕又指聚,如《易·系辞》:“夫坤,其静也翕。”《世说新语·排调》:“翕集家门,倾动人物。”


本文的“翕如”,指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盛况!


论语史鉴:唯君子能知乐!


皦:玉石之白也。同“皎”,从白,从敫,敫亦声。“敫”从白从放,意为“从一点扩展到广阔空间”。


“白”指白光、光亮。“白”与“敫”联合起来表示“白光放散开来”。如《诗·王风·大车》:“有如皦日。”


皦也指光亮洁白,如《汉书·高闾传》:“譬如玉石,皦然可知。”


皦也指分明、清晰,如《老子》:“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皦也指中华姓氏,如明代有皦生光。本文的“皦如”,指音乐的节奏清晰分明。


论语史鉴:唯君子能知乐!


绎:抽丝也。形声字,从糸,睾(yì)声。本义是抽丝,引申为陈列、宣布,如《书·君陈》:“庶言同则绎。”


绎也指寻求、分析。如《论语·子罕》:“巽与之言,能无说乎? 绎之为贵。”意为:恭顺附和的话,听了能不高兴吗?分析它的真意才可贵。


本文的绎指相续不绝。


论语史鉴:唯君子能知乐!


全文理解为:


孔子和鲁国的太师探讨关于音乐演奏的问题时说:“奏乐的流程是可以掌屋的: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合奏,翕翕然和谐;继续演奏展开之时,悠扬悦耳,节奏清晰,抑扬不断,这样,一部乐章就完成了。”


古者乐始作,先奏金、鼓、钟。闻者皆翕然振奋,是为乐之始。钟声既作,八音齐奏,乐声自此放开。其时器声人声,堂上堂下,互相应和,纯一不杂。


接下来,金革士匏,各种音节,均可分辨明晰,最后在一片乐声中,前起后继,络绎而前,相生不绝。


论语史鉴:唯君子能知乐!


朱熹注曰:“时音乐废缺,故孔子教之。”乐是反映人心的,音乐的荒废,雅乐缺失,这反映了社会人心堕落,道德沦丧。所以孔子这段话是教导鲁国的乐师,如何用音乐来扶正人心。


张居正注曰:“盖声音之道,与政相通,不但可以养人之性,而亦可以移易天下之风俗,所系甚重。故孔子自卫反鲁,既汲汲于太师,又谆谆以告诫之如此。”


近代教育家江谦注曰:“孔子论乐,即是论心。乐由心生,亦即正心之具也。孔子知正心,故知乐也。”


在孔子的眼中,音乐与为政的道理是相通的,好的音乐不但可以滋养人的性情,还能起到改变天下风俗的作用。


如果人们整日里听着靡靡之音,思想处在一片混沌之中,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出现问题,埋下动乱的种子。


若是音乐之中透着一股浩然正气,必能是让人心生振奋,对美政良俗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竹林七贤之首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曰:“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论语史鉴:唯君子能知乐!


唯君子能知乐!


1986到1987年间,在中国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20多支8000年前的精致骨笛,分别有5孔骨笛、6孔骨笛、7孔骨笛和8孔骨笛。


贾湖骨笛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


1999年时据华声报报道,贾湖骨笛“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把中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前到八千年前。说明在伏羲时代就已经开启了礼乐文明。


那么古人是怎么为乐器定音的呢?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 黄帝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伶伦和荣将都是黄帝手下负责音乐教化的大臣,他们共作音律。


论语史鉴:唯君子能知乐!


他们之所以铸十二钟,是因为古人认为音乐要与大自然相融合,十二钟代表十二地支,一年的十二个月。


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国语·周语》中将十二律吕名称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周礼》曰:“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成语“黄钟大吕”由此而来。


黄钟是基音,它的震动频率确定后,其它音的音高就能确定了,先秦时期的《管子·地员篇》、《吕氏春秋·音律篇》就记载了“三分损益律”。


论语史鉴:唯君子能知乐!


具体说来就是取一段弦,假如发出的是1(do)音,均分弦为三段,舍一留二,便得到了1(do)的五度音,即5(so)。这个定音法也叫“五度相生律”。


那么黄钟的音高如何确定呢?伶伦用大小不同的九寸竹管,然后按照大小排列,插到土里面。竹管是空的,里面灌满用苇子膜烧成的灰。


到了冬至的时候,管子里面的灰,因为地气的影响,自己就飞出来了,同时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音。


另外,古人规定黄钟律管的体积为1龠,2龠为1合,10龠为1升,10升为1石。这样,容量单位便确定了。


黄钟律管中盛入黍,约1200粒,定其重为12铢,它的两倍24铢为1两,16两为1斤。这样,重量单位就确定了。


论语史鉴:唯君子能知乐!


  为音乐定音,定历法,统一度量衡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尚书·舜典》记载:“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


这段文字记载了舜东巡、祭拜泰山、制礼作乐的故事。舜的九个大臣:禹、弃、契、皋陶、垂、益、伯夷、夔、龙,上下排成三排,鱼列出行。


东巡的队列行至泰山时,即点燃木柴祭祀泰山,祭祀场面宏大。舜召见东方个诸侯君长,接受了各方诸侯的朝觐。


同时,舜统一了四时、月份和日数,又统一了音律、度量衡,按照公侯伯子男的五个等级,制定了五种相应的礼节和圭玉的贡物。卿大夫用活羊活雁作为贡品,士以一只鸡作为贡品。朝觐完毕,再把五种圭玉归还给诸侯。


论语史鉴:唯君子能知乐!


由于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人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所以创作音乐时喜欢用相对稳定和谐的五个音,即中华五声音阶:1、2、3、5、6,另外两个相对不稳定的4和7用得较少。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郑国上卿子大叔在回答赵简子关于揖让、周旋之礼时说:“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意为不管什么国家的歌曲、民歌,都是以“五声”为主。


到了战国时期,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编著了儒家音乐理论专著《乐记》,充分体现了儒家音乐思想。


《乐记》强调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它认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使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论语史鉴:唯君子能知乐!


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乐记》主张使音乐与治理朝政、端正社会风气、礼治、伦理教育等相配合,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务。


《乐记》认为:“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乐记》还说:“是故先王之政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返人道之正。”


关于音乐的美感认识,《乐记》有比较深层的论述。它强调音乐给人们的愉悦感受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它认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礼记》认为君子必须懂音乐,它说:“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论语史鉴:唯君子能知乐!


  到了明代,明朝皇族世子朱载堉发现了“十二平均律”,即八度的音程按波长比例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称为全音。


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巧合:纯五度音程的两个音的波长比约等于2/3,与“三分损益律”非常接近(详见我编著的《吉他自学一本通》)。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后,才有了欧洲音乐之父巴赫的《十二平均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