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姓氏取名

2017谭姓鸡宝宝起名字(信阳市浉河区各街道乡镇的历史及名称)

发表于:2023-11-07 09:56:08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浉河区 区的历史前文介绍过,本次介绍街道乡镇的历史及名称由来。

老城街道

1982年设街道,因位置得名。因位于信阳市老城区而得名。 原为信阳县城,宋为信阳军治。元为信阳府治。明、清信阳州治。民国时为县治。后名复兴镇。1949年为一区。1953年为一镇。1956年建胜利、中山两街道。1958年中山与胜利合并成立上游公社。1960年为红旗公社上游分社。1961年复置上游公社。1963年改为上游街道。1965年复为上游公社。1966年复上游街道。1982年11月改为老城街道。1998年属浉河区。

民权街道

1982年设街道,因域内道路得名。因域内民权街而得名。民权街以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之民权命名。


1949年为信阳市第二区。1953年改为第二镇。1956年改为民权街道。1958年更名为东风公社。1960年属信阳市红旗公社东风分社。1961年复名东风公社。1963年更名东风街道。1982年复民权街道,属县级信阳市。1998年属浉河区。


车站街道

1982年设街道,因位置得名。位于信阳站南侧,故名。 1949年为信阳市第三区。1953年改为信阳第三镇。1956年改为大同街道。1958年为大同公社。1959年并入东风公社。1960年属东风分社。1963年复为大同公社。1963年为大同街道。1965年复为大同公社。1966年改为向阳街道。1982年更名为车站街道。1998年属浉河区。

五里墩街道

1977年设街道,因“五里墩”得名。古时距县城五里,有大土墩设烽火台,故名。 1977年析民权、车站、老城3个街道6个居民委员会置五里墩街道,属原县级信阳市。1998年撤销县级信阳市设浉河区,属之。

五星街道 2004年设街道,以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命名。因街道办事处位于五星社区而得名。 1949年属城郊区。1950年属城郊办事处。1952年属城郊区公所。1956年6月撤城郊区公所改为城郊乡人委。1958年改郊乡人委为红旗公社。1960年并入城市公社。1962年7月建立三里店公社,8月撤销改建为五星公社。1963年平桥公社并入五星公社。1965年平桥公社分出。1970年五星公社与南湾公社合并,成立信阳市郊区公社。1975年析置五星公社。1983年改设五星乡,属原县级信阳市。1992年将飨堂村划入金牛山开发区。1994年将三里店村、五星村、贤山村划入湖东开发区管理。1998年属浉河区。2004年2月改设五星街道。

湖东街道

2004年设立街道,因位置得名。位于南湾湖东侧,故名。 1992年3月析五星乡五星、三里店、贤山3个村设立贤山工业开发区,同年7月更名为湖东工业开发区。1993年改名为湖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属原县级信阳市管辖。1998年属浉河区。2004年4月改设街道。

南湾街道


2004年设街道,因湖得名。域内有南湾湖,故名。 1945年属信(阳)随(县)睡仙桥区。1949年西部属信阳县冯家庄区睡仙桥乡。1952年属信阳县双井区睡仙桥乡。1953年建立南湾镇。1956年属南湾中心乡。1957年为南湾乡,属信阳市。1958年属市郊人委红旗公社。1960年为信阳市南湾分社。1962年成立南湾公社。1970年五星和南湾两公社合并为信阳市郊区公社。1975年撤郊区公社,析置南湾公社。1983年改设南湾乡,属原县级信阳市。1992年孝营村划归金牛山管理区管辖。1998年属浉河区。2003年由南湾管理区托管。2004年改设南湾街道。

金牛山街道

2004年设街道,以域内自然地理实体命名。金牛山传山中有金牛出没,故得名。 1984年成立信阳市金牛山风景管理区。1985年撤销金牛山风景管理区成立信阳市金牛山管理区,属原县级信阳市。1992年,十八里村、和孝营村从双井乡、南湾乡划入金牛山管理区。1998年撤销原县级信阳市设浉河区,更名为信阳市浉河区金牛山管理区。2004年撤销金牛山管理区,设立金牛山街道。

双井街道

2005年设街道,办事处原位于老双井街,故名。老双井街建于清初,时村庄南北有两口水井,井泉相通,得名双井,又因此是信阳—明港的驿道,中有小街,设有店铺,故得名。 民国时属信阳县长台区十五小区。1949年属信阳县长台区。1950年属双井区。1956年属双井中心乡。1958年并入长台公社。1973年信阳县黄塆、何塞、五纪、双井、冯塆、葛庄6个大队划入信阳市郊区公社。1975年撤郊区公社,析置双井公社。1983年改双井乡,属原信阳市管辖。1998年撤信阳市设浉河区,属之。2005年12月改设双井街道。

贤山街道 以所处地理位置命名。原名贤首,又名贤隐,以汉周磐隐此得名,后简称贤山。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

李家寨镇

1994年设镇,以境内李家寨村得名。李家寨村古称金家店,后因唐太宗李世民赐姓而得名。清末属夏凉村。1931年属第四区(柳林)。1949年属第九区(柳林)。1951年改属十三区,区政府迁至李家寨。1958年成立鸡公山公社。1981年改称李家寨公社。1983年改设李家寨乡。1994年改置李家寨镇,属信阳县。1998年属浉河区。

吴家店镇

1996年设镇,以乡政府驻地命名。清初,吴姓迁此始居,后人口渐多,开设店铺,形成集镇,取名吴家店。 1956年属中心乡。1958年属游河公社。1966年从游河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吴家店公社。1983年改设吴家店乡。1996年5月改称吴家店镇,属信阳县。1998年属浉河区。

双河镇

1995年设镇,以境内河流命名。因村建在大沙河(古称九渡河、又名九曲河)与傅家河江流处,取名双河。又与西双河相对,得名东双河。 清末为卫中乡。1931年为信阳第四区。1946年设双青乡(东双河、青石桥全称)。1949年为九区。1951年改为十四区。1958年置东双河人民公社。1966年划出部分大队成立十三里桥公社。1983年设东双河乡。1995年改置镇。1998年属浉河区。

董家河镇

2010年设镇,以境内董家河得名。镇政府原驻地冯家庄,1951年修南湾水库被划为泄洪区,1954年冬迁于董家河。明嘉靖年间此地有官员董威,为官清廉,深受爱戴,故将村旁小河取名董家河,村以河名。 春秋属楚地。汉代始属义阳县。宋代改属信阳州。民国时属信阳县五区、南区。1949年初属红五区。1951年改属游河区。1955年分属游河、浉河港两区。1962年从游河、浉河港公社析出部分大队成立董家河公社。1983年改为董家河乡,属信阳县。1998年属浉河区。2010年改置董家河镇。

浉河港镇

2010年设镇,以政府驻地浉河港得名。因南湾水库淹没王家岗,集市迁此,往来船只在此停泊犹如港口,得名浉河港。 1951年建浉河港区。1958年改浉河港公社。1983年改设浉河港乡,属信阳县。1998年属浉河区。2010年2月改置浉河港镇。

游河乡

1983年设乡,以境内河流命名。《水经注》记载油水,上游称油溪,后称油河,现称游河。 以境内游河命名。 1931年属第六区。1935年属西区。1949年属游河区。1958年成立游河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游河乡,属信阳县。1998年属浉河区。

谭家河乡

1983年设乡,因河流得名。境内河流两边多为谭姓居住,故名谭家河。乡以河名。 清顺治十八年(1661)设在义乡,属信阳州。乾隆元年(1736)设安义乡,属信阳州。道光二十年(1840)设圣泉乡,属信阳县。1931年设圣泉乡,属信阳县柳林第四区。1946年设谭家河乡。1949年设谭家河区。1956年分设谭家河、西双河、大庙畈3个中心乡。1958年成立谭家河火箭公社。1961年设谭家河区。1963年为谭家河公社。1983年改设谭家河乡。1998年属浉河区。

柳林乡

1983年设乡,因乡政府驻地柳林新街得名。清中期自李家寨镇之旧金家集迁于现老街,时值境内绿柳繁茂,望似一片林海,故名柳林老街。新街因与老街相对,故得名。 清属卫中乡。1931属第四区。1945年建柳林镇。1951年属李家寨镇第十三区。1958年属鸡公山公社。1975年析出北部12个大队成立柳林公社。1983年改柳林乡,属信阳县。1998年属浉河区。

十三里桥乡

1983年设乡,因乡政府驻地十三里桥而得名。传唐代此处建有小石桥,距县城13华里,故名十三里桥。 1958年属东双河公社。1964年成立十三里桥公社。1973年贤山、马鞍两村划归原县级信阳市五星乡管辖。1983年改设十三里桥乡,属信阳县。1998年属浉河区。#信阳##信阳头条##我眼中的信阳#

您还想知道家乡其他地方的历史,请告知。


信阳市浉河区各街道乡镇的历史及名称


信阳市浉河区各街道乡镇的历史及名称


信阳市浉河区各街道乡镇的历史及名称


信阳市浉河区各街道乡镇的历史及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