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五行起名

火疗起名(临诊碎玉如何理解“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发表于:2023-10-20 22:46:17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临诊碎玉如何理解“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表现


临诊碎玉如何理解“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内经》曰: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自王叔和编次仲景《伤寒论》原文,自己加上伤寒例曰,中而即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于是后世遂谓冬日受有寒气,藏在人身,至春变成温病。春日受了风气,藏在人身,至春变成飧泄。夏日受了暑气,藏在人身,至秋变成病疟。秋日受了湿气、藏在人身,至冬变成咳嗽。

果然如此,试问如何用药。治夏日飧泄,岂不要用散风的药乎。治秋日疟病,岂不要用清暑的药乎。治冬日咳病,岂不要用去湿的药乎。洽春日温病,岂不要用搜寒追毒的药乎。如此用药,必定要将病治重的。世人治温病喜用大清大下之剂者,其根据即在叔和冬日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一语。而且因此根据,并认《内经》春伤于风,夏生飱泄云云,实系风藏在人身,至夏变为飱泄云云了,学中医者,容易学错,此其大概也。如要学不错,必须将大气升浮降沉中的圆运动,按着春夏秋冬五行六气的原理,整个的实地体验明白,自然了解《内经》文义之所在。

盖风者,春木疏泄之气也。平人大便不病飱泄,全在小便清通。小便清通,全在木气疏泄。春日损伤了风木之气,当春之时,风木当令,虽或被伤,仍能疏泄,小便清通,故不病飧泄。到了夏令,风木气退,无力疏泄水分,水分混入大肠,故飱泄也。所以治之之法,必用疏泄助木气之药。

暑者,夏火燔灼之气也。平人汗孔开通,荣卫无阻,不病痎疟。汗孔开通,全在火气充足,夏日伤损了火气,汗孔不开,当夏之时,火气虽伤,汗孔虽闭,大气尚未收敛,故不病疟。到了秋令,火气已退,汗孔不开。秋金收敛,将荣卫之间所停积的污垢,敛于血管之中,阻碍荣卫的运行,遂成疟病。疟病的寒热往来,即荣卫阻而复通,通而复阻之故也。所以治之之法,必用开通肺金之药。

湿者,土气运化之津液也。平人肺家滋润,收敛下行,气道流通,不病咳嗽。秋日燥金司令,湿气全收。秋时伤损了湿土的津液,当秋之时,燥气虽然司令,白露尚未成霜,肺家津液,尚未枯涩,肺气下行,尚能通利。到了冬令,阳热归下,万物坚实,肺家津液枯涩,气降不下,阳热逆冲,故病咳嗽。所以治之之法,必用润脾肺助津液之药。

寒者,冬水封藏之气也。平人水气能藏,阳根不泄,养成木气,交春阳和上升,化生心火,煦和畅遂,不病温也。阳根者,藏则为生气,不藏则化邪热。冬日伤损了水的藏气,阳根外泄化热。泄之盛者,在本冬即病冬温,泄之不盛者,冬时木气未动,尚未发生疏泄作用。一交春令,木气疏泄,将木气本已根气,摇泄而起。木气失根,故病温病。温病都是虚证,原因即在于此。所以治之之法,必用培养木气之药。

所以《内经》又曰:冬不藏精,春必温病。凡冬时咳嗽不寐出汗劳心多欲等事,皆不藏精的事。人在冬令,如能藏精。交春令后,本身的木气,根本深稳,不随时令疏泄之气摇动起来,方不病温也。叔和搜集《伤寒论》原文,厥功大矣。妄加序例,其罪不小。

况且《内经》有云,风寒伤人,使人毫毛毕直。如何能藏在人身,安然无事,等到来春,才发作乎。毒字一层,惟多日阳气甫藏,即泄动出来,明年岁气,根本动摇,大反造化的常规,这才是毒气。所以冬温之病,人死甚速且多。地下无阳,成了毒气,鼠先感受,故鼠先死,才是毒气也。

《内经》又曰: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人又抓住此条。认为是王叔和伏寒变温病的铁证,其实不然也。《难经》曰,伤寒有五:一曰中风,二曰伤寒,三曰湿温,四曰热病,五曰温病。这二曰伤寒的伤寒二字,才是麻黄汤证的伤寒。伤寒有五的伤寒二字,乃外感的通称。《内经》病伤寒而成温的伤寒二字,就是同《难经》伤寒有五的伤寒二字是一样意义。言先夏至日病外感谓之病温,后夏至日病外感谓之病暑。并非冬日病麻黄汤证的伤寒,冬日不发作,到夏至前变成温,到夏至后变成暑也。至于温病舌绛热深,乃本已肝肾先热,又病温病,故热较深,谓为本身伏热则可耳。经文的读法,应当如此,便合圆运动的原理,将冬伤于寒的寒字认定是藏字,便合圆运动的原理。益寒益藏,乃造化自然之事也。合圆运动云者,合宇宙造化也。

因此张仲景接续原文重点在太阳病篇把伤寒有五,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前人经验具体描述了中风、伤寒、温病、的症状表现和转归以及具体治疗原则。这也是我们习惯认为《伤寒论》应该伤寒在第一,中风在第二的原因,因为不管伤寒、中风都是由于正气的不足外感风寒引起的,温病是由于外感风邪或风热引起的。为啥《伤寒论》里面没有具体列出湿温和热病这两个病证。因为这两个证型不是单纯的起始证型多由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或温病转化而来,治疗原则初期存在区别,后期治疗往往和阳明经病治疗原则相同,故而未加另述。

临诊碎玉如何理解“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伤寒论》

《伤寒论》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第六条条文文要结合起来读才能完全理解其中意思并且分段论述才行,这是张仲景的设法应变条文。

1) 第一段“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发热而渴并且不恶寒而恶热是温病区别与伤寒的重要鉴别点,为什么会口渴?因为感受的病邪性质不一样,现代温病学认为是感受了风热阳热之邪,风热之邪灼伤阴液,所以口渴。而古代张仲景生活时代的认知是温病的热邪蕴藏体内,外感风邪与热相结化为风热所导致阴液灼伤导致,“这就是冬伤与风,春发成温”的条文原理所在。并且温病的初期也会存在短暂的恶寒表现只是持续的时间不较短,而且太阳伤寒和中风一般不口渴,但是失治误治或传经后也会出现口渴症状。所以这只能是限于当时的科学和人类的认知所产生的理论。这个条文的根本目的还是鉴别温病与太阳中风和伤寒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不同才是作者的初衷。

2) 为什么把温病列入太阳病篇?当时张仲景把所有的由于外感导致的发热类疾病,伤寒、中风、温病、热病、湿温都归于伤寒论并且用六经辨证分类方法,其实是没有错误的。温病的初期本身病邪也在肌表,但是张仲景发现温病的治疗和中风伤寒治疗不同,所以才另列出来加以鉴别。

3)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此一段说明当时张仲景临床过程中见到或者应用过辛温解表的方法治疗温病之后,患者发汗后出现身体灼热如火或者有烤人的感觉,认为是风火相扇加重了病情,故而起名风温。是无知之后造成的坏证。“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这是描述温病坏证的具体症状风温也是表证出现脉浮数,汗出身,重乏力。严重的嗜睡,呼吸气粗,言语混乱或说胡话。“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这些应该是假设或者临床经验,在风温基础上,如若再用下法(汉代应用多是温下法)的话患者阴液更受损伤,并且在风热之邪外伤阴液,泻下发加重阴液损伤,会出现阴液不能濡养经脉从而导致肾阴不足小便少,小便不利。目失所养,阴液不足,内热扰神出现失神,目直视的无神状态,严重的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情况发生。假如再用火疗(指的是艾灸或者火针一类的疗法)的方法再次治疗的话,患者可以出现皮肤发黄黄疸样症状,是由于热伤阴液再用热疗造成胆汁溢郁,出现皮肤黄疸。严重的会伴出现抽搐、肢体震颤。假如再用火熏蒸的方法治疗的话,一次可以延长病情,两次或多次可以造成加快病人死亡。

4) 总的来说,说明温病不能应用辛温解表、下法、火针、艾灸、和熏蒸以及应用后的转归及预后情况。这些情况已经经过现代医学论证,在非典型肺炎,甲型流感过程中患者高热导致的抽搐,深浅昏迷。严重阶段会发生急性亚急性肝炎并且出现肝昏迷。基本符合张仲景所描述的症状表现。

5) 温病不能用下法,指的是不能用温下法。而非寒下法。温病之所以列入太阳病篇的目的是和太阳中风、伤寒、鉴别。并且温病归属广义伤寒的范畴。只是治疗方法的区别,属于表证的范畴,并且适用解表,只是药物寒热区分,随着六经的传遍进入少阳和阳明阶段同样可以应用伤寒类方治疗。这在下面的治疗篇章再加论述。

总之《黄帝内经》以脏腑辩证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但是存在治疗乏术的问题,《伤寒论》是张仲景在延续秉承《黄帝内经》基础上的突破和进展,明确了疾病的症状。分型和预后转归。

临诊碎玉如何理解“冬伤于寒,春必病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