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姓氏取名

茹姓起名字(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发表于:2023-10-19 09:17:08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临朐茹家庄村史馆

作者 | 贺志涛

村史馆,珍存着村庄的老物件,这些平日里再难见着的稀罕物儿,聚集在一起,那份浓浓的乡土味儿就有了。

——题记

2018年农历五月十七日,临朐县五井镇茹家庄村史馆建成开馆,观后有感,作文速描以记之。

村庄概况。茹家庄村位于五井镇政府驻地西南3.5公里处,东北接五井西村,西连隐士村,南与马庄隔河相望,西南与朱家坡村、常家溜村接壤,北与石峪村毗邻。村落呈长方形,西高东低,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1200米,面积1.5平方公里。村庄北靠“将军名山”八岐山,南望隐士河和五井石河,一村两河三山溜,有山有水,风水宝地,历史悠久,民敦俗朴。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老大门。走近村史馆,首先入眼的是仿古的老大门儿,还是几十年前的样子,一下子能勾起往事的记忆;门旁一株古槐模型,原型是村内马家桥旁边的老槐树,古槐生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依然枝繁叶茂;古槐下是民国时的井台,旁矗那时的石碑,上书“涌泉旺井”字样。值得一提的是,茹家庄古碑保存较好,从明至民国留存下来近二十幢,这些都是村庄沧桑岁月的见证者,记录着村庄的一段历史、若干故事。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老家什。一进村史馆,便是农耕生活展厅,摆满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老家伙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盘石碾,它是老家东墙外的那盘石碾,新村规划时,被移到家前的小河边,今安放在村史馆,算是好的归宿。睹物思人,想起了少时多少推碾的经历,还有家后院的石磨,一圈圈地行走,总在陈年记忆里。这种柳条筐,便是过年时常挂在屋梁上的,盛满了待客的好东西,常常馋得我在筐下转悠;那口陶瓷大水缸,盛过清凉甘甜的隐士井水,还记得当年端着葫芦瓢畅饮的痛快;独轮小推车,是世世代代劳作的主要工具,依然不忘当年拉车子的情景……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历史沿革。明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茹家庄属临朐县孝慈乡天井社;从1910年到1929年,属临朐县五井区天井社;1930年,茹家庄属临朐县第五区大同乡;1940年4月,临朐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茹家庄成立,12月,抗日民主政府将茹家庄划归益都县,属嵩右区茹家庄乡;到1945年4月,茹家庄又划回临朐县,仍属嵩右区茹家庄乡;1952年4月,属临朐县第五区茹家庄乡;1956年,属临朐县五井区茹家庄乡;1958年2月,撤五井区,改为五井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茹家庄属五井公社;1984年,撤公社改乡镇,茹家庄村属五井镇至今。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追本溯源。元朝初年,于姓立庄,取名于家庄,后于姓搬走。清光绪《临朐县志》记载:“庄西有宋代茹解元墓,据此推断,宋代村庄当有茹姓居住。”所以,村庄渐渐改称茹家庄。

史载,明洪武元年,王姓自山西洪洞县王家庄迁入,马姓由洪洞县四牌楼迁入。贺姓于明朝万历年间,由勤学、劝学兄弟自县外迁居临朐,勤学定居黄埠店,劝学定居茹家庄,为县内贺氏两始祖。全村有35姓,贺、马、王3姓占总人口的50%。现有人口六千三百余人,均为汉族,茹家庄为临朐县第一大村。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村庄文物古迹颇多,村南,有修建于明代的石拱桥3座、庙宇3座,为龙王庙、普济庵(俗称观音堂)和三元庙,惜俱毁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内原有明代古槐5株,现仅存1株,即是村史馆门前雕塑原型,主干高6米,胸围3米,虽已中空,仍枝繁叶茂。村西原贺家林,至今有黑龙松1株,奇干龙蟠,老树虬枝,堪称奇观。古碑保存较好,从明隆庆五年(1571年)至民国留存下来近二十幢,今全部集中安放于村史馆碑林。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历史人物。茹家庄自古英才辈出,清光绪年间出廪生薛鹏林,出武秀才胡殿甲,近代,革命信仰红色传承,更有贺对廷、贺钫等将领,星耀这片天空。贺对廷(1888—1927),民国前期,积极投身辛亥革命,参加过护国讨袁战争和北伐战争,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累功至国民革命军师长。对廷一意效忠国民革命,为北伐大业壮烈牺牲。其长子贺光宁,是一代名医;次子贺钫(1906—1977),曾任解放军第46师师长,建国后定居南京;其长孙贺志铣(1924—2005),14岁参加八路军,后任解放军团级干部。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革命传统薪火相传,抗战时期,茹家庄为临朐县较早的抗日根据地。1939年8月,五井区抗日民主政府在茹家庄成立。1940年4月28日,临朐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茹家庄村成立。从革命战争至抗美援朝,茹家庄有贺兴能、马洪金、王风宪等12位烈士为国捐躯。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今朝风采。山水哺养,地杰人灵,当代茹家庄人继往开来,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不少杰出代表。在外知名人士有马洪超、高天杰、贺志宝、贺同宝、赵传香、马光山、郎宪明、胡立军、王义等40多人;劳动模范有马连众、陈刚、胡道军等;创业成功人士有鞠永梅、谭树亮、郎丰梅、马光信、胡永章、赵传国、郎丰双等;能工巧匠的代表有高天宝、薛立圣、贺兴茂、胡德昌、王丰廷、贺光臣、马承连、高德春等。成功的背后付出多少汗水,只有自己知晓;为父老乡亲做贡献的幸福,无比荣光。

教育事业。村人崇文重教,祖祖辈辈重视文化教育。清末村设私塾,民国期间有小学,1952年设完全小学,1970年设联办初中,1998年,茹家庄初中并入五井初中。恢复高考以来,每年有大批优秀学生考入高一级学府深造。据统计,取得博士学位的有十七人,取得硕士学位的有六十七人,专科生近700人。2017年,贺梦飞被清华大学录取,更为村里有志学子树立了榜样。

茹家庄人热爱教育事业,从事教师职业的有近60人,其中高级教师有:马光波、赵世顺、牛继录、胡道法、马光俭、王顺元、赵世坤、王双秀等17人。他们为临朐县教育事业增砖添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文化艺术。七百年的建村历史,七百年的文化积淀,沉积成勤劳俭朴、敦厚善良的村风民俗,而文化艺术是村风民俗的重要表现形式。 60年代,村里成立了“戏班子”,花旦孙开学、老生贺保德、小生贺兴云、花脸谭汝吉、丑角郎义宽等。70年代,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唱京剧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多次参加县文艺汇演并获奖,1972年,由贺同玲主演的《好亲家》由山东电影制片厂排成电影。80年代是村里文艺活动兴盛、活跃的时期,许致友、贺光喜、谭清秀、陈永兰等文艺骨干脱颖而出。1980年,《昌潍通讯》刊登《临朐县茹家庄大队运用多种形式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的通讯报道,宣传推介茹家庄村的经验做法。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近年来,广场舞、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玩花灯等大众娱乐项目兴起,每年正月十五,组织秧歌、高跷、旱船表演队,在本村及周边村巡回演出,并参加县城元宵节晚会,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17年,茹家庄代表队在临朐县广场舞比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村内书法、绘画人才济济。宋智利,字心明,号墨农,中国檀联协会理事,北京妙笔丹青书画院副院长,多件作品参加国内外展出,并被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作为礼品赠送外国友人。宫春友,2004年10月创作的国画《石门秋高》,入选山东美协主办的全国第十届美展山东省预选作品展;2006年10月创作的国画《雨后西山》,入选山东书协、美协举办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书画展,获优秀奖。

旧貌新颜。1976年,茹家庄新村规划,时有172户、652人迁至村东1公里处立村,称茹家庄新村,与原村为同一行政村。80年代,进行新村规划建设,用石头块铺设1000多米长东西大街2条,南北大街3条。1999年,硬化东西大街1条、南北大街3条、镇村路和生产路4条。2016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庄实施硬化、亮化、美化和绿化“四化”工程,下大力气,进行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从窄小的茅屋土墙,到红砖黛瓦,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村民的住所越来越宽敞,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安全。大街小巷全部硬化,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村间土路,到整洁的水泥路面,村民享受着农村田园风光,又享受着城里人的现代化生活。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

后记

作为一名茹家庄人,起初对建设村史馆不以为然——能有啥看头啊?身临其境参观时,深受触动和感动,这么多稀罕的老物件,能在“破四旧”运动中幸存下来,独处一隅,已属不易!而能被收集起来“欢聚一堂”,浓缩成浓浓的乡情乡愁,更是珍贵!最幸运的是,茹家庄村有个有心人,多年前,就留意保护这些历史遗存,至今日,终于派上用场——他就是镇退休老干部胡德峰,村史馆建设的负责人。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

村史馆记述历史、传承文明、鉴古开来,其作用与意义重大。本人水平有限,速描仓促,错漏之处,恳请见谅。

贺志涛,山东省临朐县临朐第四中学物理教师。心向自然,情系桃源 ,喜有感而发,信手涂鸦,更喜结识志趣相投的各地朋友。

讲好山东故事:临朐故事|五井镇茹家庄村有了自己的村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