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女孩起名

惠氏女孩起名(《一个村庄十里长,历史悠久人才多》)

发表于:2023-10-13 07:01:29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2020.9.4./「原创首发」作者:惠 鹏/编辑:窦文彬 杨永辉

《一个村庄十里长,历史悠久人才多!》

长安鸣犊街道黎明村地处浐河上游库峪河的西岸,辖马嘶坡(含原坡)沈家村、王家圪塔、邹家圪塔、杨家湾5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是鸣犊街道最大的行政村。全村现有农户721户,人口3194人,耕地面积3200亩,主产小麦、玉米、油菜、水稻、鲜鱼、莲藕,2009年人均纯收入5418元,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黎明村祖辈生活、生产在库峪河西岸至少陵原下的狭长地带,村民多沿崖挖筑窑洞而居;改革开放以后,富裕起来的住户们,遂将庄基从崖下移到崖上,沿大路一字排开,使5个自然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绵延10多里,酷似“10里长廊”。

村名来历与生息环境

马嘶坡村是黎明村5个自然村之一,位于鸣犊镇南5公里处,惠姓为其村姓,拥有7个村民小组,占据黎明半壁江山,在村子最南边,是最大的一个自然村。

马嘶坡村始建于唐代。据史书记载:“御猎距山二十里,东临河,西连丘坡间,马嘶即返。”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出宫狩猎,行至“上林苑”南首,今引镇附近迷路,由人引驾回宫,途经此地时,坡间野林发啸引起御马长嘶,遂得其名。马嘶坡的来历当与浐河西岸的引驾、留公、马腾空、余王碥、等驾坡同,已成为不争的史实。清嘉庆《咸宁县志》已记为马嘶坡。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姓惠的老两口,生有6个儿子,生活十分贫困,由扶风郡流落到现址,穴居河岸,给当地的一个土大王熬活,可能就是现在引镇街道大王村的大王。后经1000多年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现已发展为拥有350多户,1500多口人的村寨规模。

马嘶坡的先祖从扶风郡搬来,与中央电视台“说文解字”中“惠(xi)姓,居住在陕甘交界”相符,当属可信。新中国成立前的马嘶坡村,以居住环境分为南、北、中、西4社,由于中社户数较少,人口不多,划为半社,又称“三社半”。人们严格按照“永春天清振,应秉新德生,福禄存万年”15字的惠氏宗谱起名,不乱排序,在生产力低下、缺粮少穿的情况下,恪守着尊老爱幼、怜贫惜贱、邻里和睦、相互提携的祖训,保持了淳厚朴实的民风。

新中国成立后,马嘶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上世纪50年代初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与沈家村、圪塔村、杨家湾村组成黎明社.1955年进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大跃进”时期,以马嘶坡村为中心,曾成立过马嘶坡管区,管辖塔山、段村、晓村、仁义堡等村。当时的村上设有医院、商店、幼儿园、敬老院、缝纫部、理发馆、兽医站,还有体育场,全村分南队、北队、西队3大食堂集体吃饭,同时上工,各项事业搞得红红火火,很有特色,引得方圆数十里的干部群众和引镇中学师生竞相参观,名盛一时。

时光转入60年代,随着食堂化的解体,三年自然灾害不期而至,马嘶坡的村民同全国民众一样,遭受了1961年、1962年的大饥荒,靠挖野菜、打树皮充饥,许多人因此患上了浮肿病。困难时期,全村分成7个生产队,以队为核算单位,成为黎明大队的1至7小队。

改革开放30年,联产承包,多种经营,使马嘶坡的群众搞活了经济,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村民们纷纷从崖下迁居崖上,盖起了一砖到顶的新房,二三层小楼比比皆是,一个新的村寨屹立在库峪河畔.

原坡是马嘶坡村的第1小组,由巷子坡下的老住户搬入形成。光绪十二年(1887年),马嘶坡的三户村民在清水河西边半原上挖窑居住,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年间又有数家迁入,经过100多年的生息发展,形成了今天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原坡村。清代县志均无记载,民国载有此村,以其地处原间坡地而得名。

沈家村: 马嘶坡村往北紧挨着的,便是沈家村。沈家村位于鸣犊镇南3.5公里处,由黎明村第8、第9村民小组组成,沈、崔、齐、陈为其4大姓,现有住户130多户,人口400多人。清初尚无此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沈家庙,并注前志无。”中华民国年间始名沈家村,有沈家村新石器时期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遗址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80米,断土层暴露出大量陶片和灰坑。陶片大多为夹砂红陶,灰坑遗物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篮纹、压印纹等。

新中国成立前的沈家村,除沈姓4大家拥有部分土地外,其余住户均为贫雇农,靠进南山担柴、挑木炭、游乡串街跑买卖过活勉强糊口,留下了“47条扁担”跑南山的痛苦记忆。改革开放后,沈家村的村民先知先觉,换油换米兼贩蔬菜,在黎明村率先富裕起来,并将宅院从崖下移至崖上的大路边,形成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圪塔村: 沈家村向北依次是王家圪塔、邹家圪塔,两个自然村构成了圪塔村。王家圪塔村位于鸣犊镇南3公里处,由黎明村第10、第11村民小组组成,在册农户120多家,人口450多人。《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清末始记有此村,并注“前志无”。据现今仍保留完好的《王氏家谱世系串注》记载,清康熙年间(1671年),先祖王遇明从户县仙鹤村王家堡迁至咸宁县东南库峪河的西岸,观其地势,西有龙渠沟,东临浐河畔,路边崖首有一天然土圪塔,高出地面1丈有余,呈二龙戏珠状,故命村名为“王家圪塔”。王家圪塔为祝家圪塔村南社,户系马嘶坡坊,至今已历10世,拥有300余年的历史。

邹家圪塔村: 位于鸣犊镇南2.5公里处,由黎明村第12、第13村民小组组成,邹、蒲、柴、顾为其4大姓、老住户。全村现有农户140多户,人口530多人。清初已有此村,清嘉庆《咸宁县志》名祝家圪塔。《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始记为“邹家圪塔以姓氏地形得名。

新中国成立前的邹家圪塔,在外跑生意做买卖的人较多,且有自家的字号,相对富足。改革开放30年,使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盖有新房,旧貌换新颜,走上了富裕之路。

杨家湾: 黎明村最北的一个自然村,便是杨家湾村。杨家湾地处鸣犊镇南2公里处,库峪河西岸,清水河从村边缓缓流过,与桥头村接壤。全村现有住户70多家,人口270多人。村民以侯姓为主,占到80%,其次为李姓。清初已有此村,清嘉庆《咸宁县志》记为杨家湾。《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同今名,有杨湾新石器时期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遗址南北长约2500米,东西宽约200米,发现的器物有夹砂红陶盆素面,口沿外翻,沿下有小孔。另外,还有素面夹砂红陶钵、绳纹粗夹砂红陶、篮纹夹砂灰陶(黑表红心)以及绳纹夹砂灰陶等。

据村中老人讲,杨家湾的侯姓人家,当与仁村、仁义堡的侯姓同从山西搬入,至今已逾数百载。

至于该村无“老杨”住户,为何叫杨家湾,已无从可考。

寺院庙宇与民间艺术

亮碑寺、自龙宫: 马嘶坡村南头的崖上有个很小的瘟神庙,庙前有一块青石碑子,光洁透亮,天晴时能显现终南山的一草一木。村中富户便捐资筹款,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90年),将原瘟神庙扩建成一座占地5亩多的大庙宇,名曰“亮碑寺”。扩建后的亮碑寺,有古戏楼3间,铁狮1对,铁斗子旗杆1对,古钟1架;中间是生铁铸成的秦桧跪顶油锅像;两侧各有厢房3间,东边有禅房3间(道房);正殿共有7间,东是菩萨殿,西为太白殿,东侧是瘟神殿,西侧为送子娘娘殿,神像肃穆,壁画精细,雕梁画栋,钟鸣十里,在当时的西安城南很有名气,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1644年清兵入关后,兵荒马乱,盗匪四起,将寺内的铁狮子、铁旗杆盗走,古戏楼、正殿及其它房屋悉被焚毁,青石碑子不知去向,亮碑寺从此名存实亡。

亮碑寺被焚毁70多年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4年),村上再次筹资捐款,重建庙宇,改名“自龙宫”,并约定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六为娘娘婆庙会。届时,准要请来戏班子,白天耍社火,晚上唱大戏,脚子龙灯舞得人山人海,远近叫绝。新中国成立初期,自龙宫的神像被搬除,碑楼遭到拆毁:1958年“大跃进”时期,原古钟与秦桧铁像,被狂热的后生们炼了钢铁。1974年冬季,庙里的十几棵古柏6间殿宇惨遭砍伐和拆毁,自龙宫从此破烂不堪,后被改做知青宿含和醋坊。改革开放后,亮碑寺得以再建。院内广植竹林,松柏掩映,殿堂肃穆,佛事不断,香火连绵,引得城乡居士争相叩拜,恢复了昔日的景象和风采。

沈家庙: 沈家庙,又叫“北极宫”,建在沈家村崖上。据年逾八旬的老干部沈福安讲,庙内供奉玉皇大帝,山门前栽有两颗一楼粗的大柏树,院内置大铁钟1口,37个道士死后建有塔冢,分布和形状极像少林寺里的塔林。大殿雕梁画栋,蝠龙附凤庙房金碧辉煌,盛极一时。新中国成立前,沈家村曾在庙内办过私塾;新中国成立后,神像被毁,成为黎明大队大队部的所在地,后又变成村办企业草袋厂的厂址。沈家庙究竟建于何朝何代,是沈姓人家的祠庙,还是八方居士筹建的道宫,至今已无人说得清。

马嘶坡狮子会: 亮碑寺被焚毁,马嘶坡村重建庙宇,改名“自龙宫”以后,增设农历二月初六为庙会。先祖们用敲锣鼓、舞龙狮来感谢佛祖护佑,镇河防水,欢庆丰收,祈盼福社,狮子会便应运而生。张景耀《长安民间艺术谣》中说“马嘶坡龙灯腾空翻”,《长安县志》里也对这一民间艺术作有详细记载,足见马嘶坡狮子龙灯历史悠久,在长安以及西安城南的影响了。

据已故的惠振西和年逾8旬的惠应俭2位老人回忆,他们幼时就亲眼看见过爷爷们挥臂上阵表演龙狮舞的情景。据他们讲,马嘶坡龙狮舞起源于清咸丰朝以前,至少已有150年历史。两个世纪以来,该村舞龙狮从未间断,大约每隔5至10年举行一次(因为特别耗费人力、财力)。整个表演包括入场仪式——舞龙——舞鱼——龙鱼合演——跑旱船——舞狮6个节目,节目生动,气势恢宏,环环紧扣,有条不紊,节奏分明,异彩纷呈,表现力很强,颇具观赏性、刺激性。每次龙狮表演前关中的长安、蓝田、户县、临潼、咸阳各县观众以及陕南的柞水、镇安山民们,都要提前背上干粮赶到引镇、鸣犊镇,住上旅店,连续观看两晚方返。

马嘶坡狮子会的狮头、龙身制作精巧绝妙,很有特色,颇具民间手工技艺的元素和传承性。他们制作的龙,摆尾时不用手操作,靠装在内部的弹簧自由摆动,堪称陕西一绝。马嘶坡狮子会,狮头制作工艺,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民间艺术奇葩。

兴学重教与人才辈出

自惠甘亭作为清末优等贡生,远赴美国密苏里大学留学以后,100多年来,黎明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就没有停滞过。5个自然村争相创办私塾,延师课子,传道授业解惑蔚然成风。

中华民国35年(1946年),时任长安县参议长的惠甘亭,从县上争取回一个公办小学的指标,自己出资制作了35套桌凳,办起马嘶坡小学,使黎明村的孩子有了上新式学堂的机会。而且对邻近的塔山、段村、晓村、苟家村、龚家村、柿园村、天王村、仁义堡赶来上学的孩子,不收学费,在方圆传为美谈。

上世纪50年代初,马嘶坡小学改名为“鸣犊区第三完全小学”。60年代,更名为“长安县马嘶坡小学”。1975年,马嘶坡小学从亮碑寺搬至沈家村,与下7个队的小学合并,始称黎明小学,戴帽初级中学。

长期重视教育,投资文化事业,使黎明村形成了渴望学问、尊重知识的优良传统,人才辈出。改革开放前,全村已有大学生30多人,中专生20多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更使该村旱逢甘霖,如沐春风,各类人才竟相涌出,其中不乏全国顶尖大学毕业生、美籍博士生。20多户人家的原坡和邹家圪塔的柴家,因大中专学生扎堆出现,在当地传为佳话,至今还被用来激励后人。

100多年来,从黎明村走出的知名人士有:长安留美第一人惠甘亭(1884-1965):黎明村马嘶坡人,1903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就读,获工学硕士学位,全长安第一个留美学生。回国后,担任西安高中西安师范等6所学校英语教师。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张风创办西北大学时任创设会委员。中华民国30年(1041年)春,在引镇创办私立芷阳中学,后与陈天人创立的长安县中合并,从韦兆迁至今四府村,始称长安一中。中华民国35年(1946年),创办马嘶坡小学。历任中华民国合阳县县长、长安县参议长、陕西省政府秘书长。

蒋介石的换帖兄弟惠介儒(1892-1930):原名惠子和,黎明村马嘶坡人。早年投身广东革命政府,参加过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军参谋长,与蒋介石义结金兰,改名惠介儒。同情工农革命,蒋介石围剿中央苏区时,为红军传送情报遭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保卫延安的老红军蒲建魁(1912-?):黎明村邹家圪塔人,早年参加徐海东领导的红七十四师,后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到陕北。红二十五军出沣峪口时,已任营长,在延安保卫战中壮烈牺牲。

农业合作社先驱沈福申(1918-1979):黎明村沈家村人,曾任村高级社主任、鸣犊公社副主任、社长。为解决全村担水抗旱、打井保苗的困难,1957年自制土水平仪,测量设计了清惠一渠,将清水河的河水引上高原,浇地1600多亩。后又修筑清惠二渠,灌田700余亩;治理库峪河,打坝定位河床,浇灌河滩地200多亩,被评为省劳模,村高级社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1959年,出席全国农业先进单位代表大会,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国务院为其颁了奖。

扎根高原献终身的惠元安(1929-):黎明村马嘶坡人,惠甘亭次子。1947年西安高中毕业后,赴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延安)学习,1950年分至青海省公安厅工作,历任公安厅治安科科长、劳改局教育处处长。离休前,担任青海省高干疗养院院长(厅级)。

田园诗人惠德普(1933——2009):笔名得甫,黎明村马嘶坡人,中国诗歌协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西北师大毕业后,先后在西安卫校、长安多所高中担任语文教师,出版有诗集《终南短笛》《秦岭·长城》《终南乡情》《惠德普诗选》。诗风清丽,乡土味浓郁,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已故省文联主席李若冰,曾著文《惠德普与田园牧歌》,高度评价其诗作。

北大才俊沈更新(1972-):黎明村沈家村人,1988年从长安一中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是全村第一个北大生。毕业后,加盟北大方正,现任IT高级工程师。

美籍工程师王建(1972-):黎明村王家圪塔人,1994年从西安电子科大技术物理系毕业后,赴美国南美以美大学就读,获电子工程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美国休斯顿某公司高级工程师。

道路交通与水利设施

在西(安)汤(峪)公路、雁(塔)引(镇)公路和半(坡)引(镇)公路未修通以前,黎明村的“大路”一直是古城西安通往库峪、汤峪最直捷的“官道”,常有“驮货骡子”从此经过,源源不断地把山货运往西安,然后再将西安的食盐、布匹、绸缎运回山区。新中国成立后,这条交通要道几经拓宽、修建,由土路壕变成了沙石路。但沙石路基难以抵挡雨水的冲刷,数年下来,仍旧是坑洼不平,行走困难,给群众的出行带来不便。2007年,村上从省、市、区争取回配套资金,加上在外人士的帮忙和捐款,终于将通往引(镇)鸣(犊)公路的3.2公里路面进行了硬化,较好地解决了村民出村难题。

清水河流经黎明村村西,在桥头村拐弯注入库峪河。新中国成立前,两个村为争水浇地曾发生过械斗。1958年“大跃进”期间,县上在原清惠一、二渠的基础上,修建了清水河水库。1959年初步建成,1960年蓄水灌溉,1973年加固了溢洪水道改造了水塔,使水库的储水更加稳定,保障了沿途村庄的灌溉用水。进入上世纪70年代,村上又投工投劳,修筑了村东的库峪河河堤,从此结束了洪水冲毁稻田的历史。

2010年3月18日,区委书记吕建在黎明村调研基层班子整建时,对该村的道路绿化、两委会阵地建设、人畜饮水和排水工程作出指示。新一届两委会领导秉承吕书记的指示精神,内引外联,大胆创新,很快完成了2000多棵垂柳栽植和2层12间文化活动室的封顶任务,又将精力投入到排水、自来水和崖什字—原坡—姚家寨26公里的出村路建设上,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高潮正在全村掀起。改善交通环境,用上自来水,安装路灯,走进广场健身,对黎明村的村民来说,已经不是梦。黎明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免责声明: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